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kjws > 四川新闻网

专家点评四川高考作文:写全国甲卷作文 需处理好这三个关系
2021年06月08日 11:3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7日讯(记者 陈淋)6月7日上午,2021年高考首场语文考试结束。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消息,今年全国高考语文共有8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4套,分别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北京、天津、上海、浙江自主命制4套。

  四川使用的是全国甲卷。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石室中学副校长赵清芳将今年的作文题与去年进行了对比,她谈道,2020年全国三卷作文的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引导学生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问题;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的主题是“可为与有为”,引导学生在“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的提示下思考“可为与有为“。两相比较,会发现两道作文试题存在一些相似之处,比如:都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人生进行思考,都引导学生将时代主题与个人表达有机融合,都体现了宏大叙事的微观表达,都体现了愈来愈明显的智性分析。

  就今年的作文而言,赵清芳认为,在写作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其一,要处理好“可为”与“有为”的关系。主题词是“可为与有为”,要求在写作中关注二者,而不可偏废其一。“可为”是情感,是意愿,是“有为”的前提和基础;“有为”是行动,是实践,是“可为”的践行与结果。要成为一个“有为”之人,首先要有“可为”的情感基础和能力基础,这就涉及到了对个人价值取向与能力现状的审视。而要成为一个“有为”之人,还必须将“可为”的情感和能力转化为“有为”的行动和实践,这就涉及到了对个人“知行合一”的考量。

  其二,要处理好“材料”与“主题”的关系。在主题词之前,作文试题中给出了比较多的材料,包括:我们过的节日,我们唱的歌曲,我们读的作品,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我们学习的榜样,等等。很显然,如果写作时只关注于“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这一核心提示语,而完全丢开前面的材料不管不顾,则会出现写作上的偏差。这些材料告诉我们,“可为与有为”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了我们的文化基因和文化传统。所以,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从材料中自然引出这一传统和基因,并强调这一传统和基因对“我们”的滋养和激励。

  其三,要处理好“我们”与“时代”的关系。“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这一提示语在告诉我们,一定要将“我们”与“时代”有机结合,一定要将个人未来置身于时代潮流之中。因此,在写作时一定要写出自己的“可为与有为”,不能空谈“有为与可为”的逻辑关系,也不能空谈“有为与可为”的传统与文化,更不能将材料中的例子加以详述,一定要写出自己个人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在时代洪流要求下,对“有为与可为”的思考与行动,也就是对自己人生发展的思考与行动。

截图来自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