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31日电 (刘忠俊 余京懋 高珩瑞)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31日透露,该省绵阳江油市永胜镇六峡村10千伏武云线云顶二组分支线改造顺利完工,六峡村线路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7%。
5月20日,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党员突击队队员带着8匹骡马,身背干粮、肩挑背扛,徒步翻越近5公里山路,途径10几处U型弯道,以及300余米仅有一人宽度的约90度陡坡路段,将重达20多吨的材料和设备运到云顶山上,对云顶山运行了24年的10千伏老旧线路进行升级改造。

由于山路崎岖,不通公路,车辆和大型机械无法到达,改造所需金具、绝缘子、避雷器等物资材料需用马匹和人力扛运上山。当天,队员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村民何胜全与几位村民自发前来,帮忙搭把手抬东西,跑上跑下帮队员们递水和干粮。用他的话说,电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自己有时间来帮忙出点力也是举手之劳。
年近六旬的何胜全是土生土长的六峡村人,在他青年时代的记忆里,家里唯一的电器便是照明的灯泡,夏季雷雨天用不上电是常态,更别提发展产业。上个世纪末,村民们自发筹钱,架设线路,1997年,村里第一户人家通了电,全村人都来看热闹。2001年10月,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正式接管这一区域的供电,为了让村民用好电,十几年间共进行了4次农网改造。

在历次农网改造过程中,最大难题就是将电杆运上山。每一次,何胜全都目睹电力员工靠着肩挑手扛、徒步翻越,完成了一次次改造任务。电力源源不断地为大山带来新的希望,如今,彩电、冰箱等电器在村里早已不是稀罕物。依托云顶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村民们发展特色产业,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供电可靠,服务给力,我们村里更有盼头了,乡村振兴更有劲了……”六峡村党总支书记陈莉话语间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村民何平海家里种植着10余亩重楼,药材成熟后,需要进行晾晒才能售卖。以前,他主要采取烧柴火方式烘烤重楼,不但容易烤焦影响成色,还会让重楼带上一股烟味。
据了解,为提升线路供电可靠性,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技术人员先后八次前往云顶山进行现场勘察,设计制定施工方案,投资约70万元人民币,对10千伏武北线云顶二组分支线20号至29号杆之间线路段进行改造。“升级了线路,用电就更放心啦。”随着电力线路的改造完成,何平海称,明年将打算多种几亩,争取年收入再创新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