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30日电 (刘忠俊 余静)眉山市洪雅县农业农村局8月30日透露,该县约14.4万亩水稻已全部完成收割,2.5万亩大豆玉米也收割过半。

2022年以来,洪雅县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通过撂荒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退经还粮”、做好生产指导服务、及时发放种粮补贴等措施,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各项任务落实,多举措助力粮食丰收。
洪雅中保镇雅吉乐专业合作社业主罗述勇的230余亩水稻便是“退经还粮”的成果。“国家强调粮食安全,农技员常下乡宣讲指导。”2021年底当季蔬菜收获后,罗素勇与合作社李锡云合计,决定改种水稻。2022年虽是第一次种植水稻,但对于收成,罗述勇并不担心。“因有洪雅农技服务队、省农科院植保所服务团队,以及农资供应商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如何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绿色生态种植。”
选用优质稻高产品种,采取抛秧育苗、培育壮苗、增加种植密度,施用沼液肥、有机肥,用无人机喷施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水稻喜获丰收,机收、烘干。罗述勇算了一笔账:亩产达到600公斤,总产量近14万公斤,按市场价毛收入可达37万元人民币。使用收割机比人工收割每亩地节约100元。
此外,洪雅县依托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全县共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5个,社员120人,农机设备260台。2022年春耕以来,农机服务队开展耕整、播种、植保等服务,服务新型经营主体12个,作业服务面积达13万亩。“由于农技员下乡指导次数较多且是免费的,所以我们在生产技术培训上所节省的费用则更多。”罗述勇补充称。
2022年以来,洪雅县13个农技服务队,32名农技员扎根田间,围绕春耕春播,从精细整地、选用品种、播种密度、播种适期、科学施肥、机播机收等技术为种植户进行耐心讲解,并进行现场操作与指导。同时,农业农村局结合春耕实际,围绕主导产业编写《洪雅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洪雅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等技术指南,下发到村、到户。
据了解,为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洪雅县在柳江、止戈、中保等地青衣江流域打造生态粮食核心示范区,示范种植优质稻品种,通过工厂化育秧,机插、施用有机肥,防治水稻二化螟和预防稻瘟病,用山泉水科学灌溉等举措,水稻亩产均可达到600公斤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