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5日电 (刘刚 曲比布谷 杨杰允)今年以来,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人居环境治理难题,通过压实工作责任、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常态化督导、健全奖惩机制,持续夯实基层治理成果,确保“五清”行动落地、落实,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组建志愿队伍,促进人居环境“焕颜”。峨边县新林镇采取党员示范引领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组织力,推进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组建由乡村党员干部、人大代表、退役军人等群体为成员的志愿者服务队12支,对辖区内路、沟、渠、河、院等划片包干,确保每处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均有志愿者清扫;每周开展一次大清扫、大整治,通过干部牵头示范干、党员参与全力干,动员农户积极参与,组织志愿者每月对杆管线路“蜘蛛网”和“牛皮癣”小广告、乱摆摊现象等进行集中整治,有效改善村容镇貌。
强宣传树理念,促进人居环境“提质”。坚持“全方位、多形式、全覆盖”加强舆论宣传,创新宣传载体,紧紧围绕“德古彝汉双语讲堂”作用发挥,充分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坝坝会”等渠道开展线下宣传;结合乡镇场镇建设管理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爱国卫生运动等,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确保宣传入脑入心,引导村民自觉自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切实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人居环境“增效”。建立“五清”行动长效运行责任机制和检查比拼制度,划片包干明确责任,由联系村领导统揽、支部书记带头、分管常职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具体落实,定时定点督导检查进行评分;切实落实“属地管理、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将“五清”行动纳入各村考核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整治暗访和督导检查9次,利用村务公开栏推行红榜表扬、黑榜曝光,严格落实积分奖励,持续提升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