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日电 (廖桂华)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今年以来,西充县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全力办好30件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优质资源惠及千家万户
近日,在西充县太平镇育英中学心理辅导室,该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段杉杉的心理课《秋叶的重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2023年,西充将建设5个学校心理辅导室纳入全县30件民生实事,并于10月完成建设。截至目前,西充有标准化心理辅导室20个,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26名、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93名。其中,10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走教”的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扩大到更大范围。
教育方面,同样被纳入今年30件民生实事的还包括开工建设2所公办幼儿园,减免1100名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孤儿、残疾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学前教育保教费,为0.71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生活费补助,改造22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等。
教育是民生之基,看病就医是民生之急。
近日,在西充县人民医院城南院区项目建设现场,3座高楼拔地而起,工人们在各自点位上加紧作业,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目前,门急诊综合大楼、医技楼、住院楼等主体建筑均已完成,正在进行外立面装修、室内装修收尾及总平绿化。”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李博宇介绍。
据了解,西充县人民医院城南院区建设项目是该县重点民生社会事业项目,该项目占地153.69亩,新建门急诊综合大楼、医技楼、住院楼、肿瘤病区、高压氧治疗区及附属设施等。项目建成投用后,将极大提升西充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成为覆盖县域的高质量健康服务中心。为确保项目顺利完成竣工验收,西充县相关领导多次到项目现场调研办公,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精准服务残疾人群体
“这些改造都是根据我们夫妻俩的身体情况量身定制的,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给平时生活带来很多方便。”自从家里实施无障碍改造以来,贾会群老人逢人就要分享这份喜悦。
家住西充县晋城街道斯家店村的贾会群是视力二级残疾,今年10月,西充县残联针对她的情况,为其家庭免费安装了不锈钢护栏、橱柜、马桶、热水器等设施。
同贾会群一样享受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福利的残疾人还有很多。今年,西充县把实施26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纳入全县30件民生实事强力推进,目前已全面完成。
“近年来,县残联已为800余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西充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李佳介绍,改造过程中,针对改造对象的残疾类别、残疾程度、不同居住条件等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最大程度满足残疾人日常生活需要,真正使无障碍设施落到实处,做到改造一户、受益一家。
提升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西充县交出了一份温暖答卷。
今年以来,该县对困难残疾人进行困难救助、医疗救助、紧急救助,发放资金20余万元;为700余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发放“温暖万家行”慰问物资和现金共计30余万元;对5000名7岁以上残疾人分别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增值服务、心理健康支持性服务、精神病患者门诊服药补贴等基本康复服务;对760名残疾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等培训,为506名残疾人发放一次性就业创业扶持补贴及居家灵活就业补贴共计21万元;举办西充县残疾人全民健身活动体育赛事;建立乡镇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9个……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力度,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维权等工作,不断增强残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李佳表示。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一项项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了现实,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