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四川日报

数读这五年丨四川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突破1000亿元
2022年05月11日 09:29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区域综合创新能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过去5年,四川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着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坚决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

  5年来,四川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突破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35万亿元,区域综合创新能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推动全省跨越了创新型经济体门槛。

  2300余个创新平台

  创新策源能力持续提升

  天府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些耳熟能详的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承担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

  建好一个平台,吸引一批人才、落地一批项目、催生一批成果,对创新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近年来,四川重点布局了战略科技、产业创新和功能服务三类平台。

  战略科技平台方面,四川已挂牌运行天府实验室2个,四川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落地建设。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转化医学研究设施等10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川落地,山地灾害链综合实验模拟平台等4个国家科教基础设施项目在川建设。

  产业创新平台方面,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获得批复、主体工程开工建设,组建碳中和、稀土等省级技术创新中心4个;建成国家和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8个,构建起涵盖2100余家医疗机构的协同创新网络;建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5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95个。

  功能服务平台方面,四川建成各类孵化载体1000余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0个、众创空间75个、大学科技园7个、双创示范基地9个,建成国家和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81家。

  1.0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活力动力竞相迸发

  对一个地区来说,高新技术企业是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排头兵。2021年全省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4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2万家,是2016年的3.3倍。

  2016年,四川高新技术企业只有3134家。2019年以后开始激增,2020年和2021年保持每年净增2000家以上速度。

  这背后,离不开四川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的组合拳。近年来,四川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始终把企业摆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关键地位,通过激励奖补、税收优惠、融资贴息、风险补偿等财税政策,支持企业牵头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021年全省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预计达到680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的比重预计达到57.6%。

  371万名专业技术人员

  让“千里马”奔驰在创新驱动疆场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则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因子。近年来,四川全方位发力,下大力气聚集高端创新人才,让越来越多的“千里马”奔驰在四川创新驱动的疆场。

  四川坚持靶向引才和柔性引才相结合,不断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以“天府英才”工程为统揽,大力实施“科技英才”“高端引智”等人才计划,着力打造创新人才聚集高地。省级人才专项事业编制数量从1000个增加到2000个,较过去增加1倍,博士后资助标准从每人8万元提高至16万元。全省两院院士达65人。

  截至2021年末,全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371万名,比2016年增长25%。

  记者 徐莉莎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