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川观新闻

农行信贷“及时雨”解困,泸州古蔺养牛户走上致富路
2025年10月31日 10:53 来源:川观新闻 编辑:曹惠君

  “有了农行的信贷支持,我不仅能在家创业增收,还能照顾家人,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近日,泸州市古蔺县石屏镇茅坝村村民王为兵站在自家牛舍前,望着长势喜人的肉牛,难掩心中的喜悦。

  然而就在一年前,王为兵还因扩大养殖的资金难题愁眉不展。“当时肉牛市场销量挺好,我想着趁行情好扩大养殖规模,可牛犊、饲料价格一个劲涨,肉牛又还在成长期没见收益,手里的钱根本周转不开。”回忆起当初的困境,王为兵仍记忆犹新。

  转机源于农行古蔺支行驻村干部罗庆飞的一次走访调研。“那天我到村里入户,和王为兵摆龙门阵时,得知了他想扩养却缺资金的难处,当场就联系了支行的客户经理,想着尽快帮他解决问题。”罗庆飞说道。没过多久,他便带领农行古蔺支行两名同事专程上门,仔细询问王为兵的肉牛养殖经营情况、后续生产计划、贷款具体用途,以及预期收益和还款来源,确保信贷支持精准匹配需求。

  高效服务解燃眉之急,仅仅两天时间,5万元贷款就发放到了王为兵手中,一举帮他破解了饲料告急、资金短缺的困境。如今,王为兵的养殖事业步入正轨:“最近我打算先卖掉一批成年肉牛,再补购一批牛犊。现在牛舍里存栏的肉牛有20多头,已经从以前的家庭小养殖,慢慢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了。”他还透露,下一步计划扩大经营场地,同时带动村里其他村民一起养肉牛,让大家抱团增收、共同致富。

  王为兵的故事,只是农行泸州分行驻村干部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据了解,在泸州各乡村,农行驻村干部不仅为像王为兵这样的村民提供精准信贷支持,还从就业帮扶、产销对接、政策落地等多个维度发力,全方位为村民纾困解难。他们用实际行动筑牢乡村振兴的“桥头堡”,不仅赢得了村民的真心点赞,更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