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盆地这口井创下26项工区纪录 成川北勘探新标杆
2025年10月31日 15:2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31日电(王强 兰焜翔 钟安雅 殷超航)10月30日,历经199天紧张施工,由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一分公司70277钻井队承钻的中石化重点预探井元陆35HF井钻至井深6006米顺利完钻。

  该井共刷新工区钻井纪录26项,其中四开井段独创11项纪录,成为川北低缓构造区勘探新标杆,为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中石化重点预探井元陆35HF井。李建军 摄

  元陆35HF井是位于四川盆地川北低缓构造区通江凹陷巴中断褶带的一口预探井,由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部署,设计井深6006米,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施工过程中面临地层破碎、裂缝发育、裸眼段长、多压力体系共存等世界级钻井难题,特别是大尺寸井眼携砂困难、珍珠冲段砾石层可钻性差、高难度造斜与长水平段施工等技术挑战非常大。

  面对这些钻井难题,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与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公司派驻专家团队常驻井场,实现地质研究与勘探钻井实践深度融合,为钻井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一开、二开阶段,70277钻井队运用大尺寸PDC钻头+强化水力参数组合,解决施工裸眼段长、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等问题顺利完钻,单趟进尺867米创新高;三开造斜段,应用“随钻扩眼+旋转导向”复合工艺,克服珍珠冲段砾石层可钻性差,轨迹合格率达100%;四开井段从4788米钻至6006米,进尺1218米,水平段长1006米,成功钻穿世界级公认难钻层位须家河组。

交流探讨钻井方案。李建军 摄

  在造斜段施工中,甲方提供精准的地质导向,乙方优化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创新应用近钻头找砂体、旋导钻井等先进工艺,仅用3趟钻便成功精准着陆A靶点;在水平段施工中,双方密切配合采用旋导钻具组合,实时调整钻井液性能,通过精细化操作确保了在复杂地层中的高效钻进和轨迹控制,一举刷新工区11项纪录,其中包括四开215.9毫米井眼施工最深(6006米)、水平段最长(1006米)、PDC钻头单趟钻进尺最多(506米)等。(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