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绵竹:环境治理“哨兵”上岗 全力守护青山绿水
2024年06月05日 20:1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5日电 (周韵尹翔)日前,绵竹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的手机接到预警信息,富新镇一村庄内污染物浓度值明显高于周边。工作人员通过大气环境质量综合管理系统,迅速排查到污染源具体位置,并联系该镇相关负责人立即进行处理。不到1个小时,此环境问题就得到了有效解决。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微型站。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微型站。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去年以来,绵竹市积极探索新手段、新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安装70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微型站,实现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精准排查环境污染源,打通环境监管关键“一米”,更好地守护青山绿水。

  6月3日下午,在富新镇友花村村委会,一台长着“触角”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微型站正通过监测模块,对周边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绵竹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打开手机上的大气环境质量综合管理系统,仔细查看各点位空气质量监测情况。

  “这70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微型站是我们的环保‘哨兵’,它除了监测PM10、PM2.5等6项主要污染物浓度,还能实时监测温度、湿度、风向等气象指标。”据绵竹生态环境局大气股工作人员何凯介绍,监测微型站对空气质量的细微变化非常灵敏,还能将数据及时传输到管理系统上。如果数据超标,系统将自动预警,工作人员可通过系统分析判断污染源的具体点位,根据责任单位分解任务,组织开展定向执法,防止环境持续污染。

  大气环境质量综合管理系统。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大气环境质量综合管理系统。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紫岩街道兴民村村委会,两名运维人员正在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微型站进行维护保养。随后,他们打开手机上的APP,开展机动巡查,一旦发现相关问题,运维人员将及时向上反映。

  过去,绵竹市主要依托执法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排查,防治效果效率低、效果差。去年以来,绵竹市积极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微型站建设,在全域范围内科学布点,形成完整的监测区域,及时准确掌握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发展趋势,不仅弥补了执法人员不足、执法不到位等短板,还让排查工作变得更加快捷、全面、高效,处理问题更加及时。截至目前,绵竹生态环境局依托监测微型站已排查秸秆禁烧等相关环境问题20余起,均得到了有效解决。

  下一步,绵竹市还将继续探索“微型站+无人机”在环境执法监管中的双向结合,通过运用大数据、错峰执法巡查、污染源分析等手段,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同时,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大气污染防治、秸秆禁烧等法律法规,营造全民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浓厚氛围,全力推动绵竹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