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whty > 四川在线

再获大奖!四川扬琴《蜀道》摘得第十九届群星奖
2022年09月18日 09:55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韩金雨

  9月15日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在河北雄安新区举办,并颁发第十七届文华奖、第十九届群星奖各门类奖项。其中,由四川省选送的曲艺作品四川扬琴《蜀道》脱颖而出,斩获“群星奖”。

  四川扬琴《蜀道》由文化和旅游厅统筹打造、省文化馆专业指导、巴中市文化馆与巴中市巴州区文广旅局共同创演。它以千古名篇《蜀道难》为切入点,通过诗人李白和现代巴女两个人物的跨时空对话,传唱出从“蜀道难”到“蜀道畅”,从“蜀道穷”到“蜀道富”的古今巨变。节目还发挥四川扬琴独特的坐地传情,以唱为主、以说为辅的艺术形式,将历史之路、人文之路转变为致富之路、家国之路的沧桑巨变展现在舞台上。

  三年磨一剑

  《蜀道》闪耀“群星奖”

  漫漫群星路,三年磨一剑。四川扬琴《蜀道》创作于2019年。词作者秦渊介绍,他创作了朗诵诗歌《蜀道》初稿,后期刘培蓉作了修改。秦渊从李白的《蜀道难》中寻找到了灵感,想到曾经的蜀道难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了蝶变,蜀道天堑已变通途。应巴中市文化馆和巴州区文化馆的邀请,秦渊反复研究了《蜀道难》的特点,确定通过“李白”和“现代巴女”的对话实现两个时代的对话。

  曲作者向胜查阅了大量四川扬琴传统曲目,学习研究了四川扬琴表现形式和声腔音乐特点,反复与词作者沟通交流,确定了“李白”和“现代巴女”的形象特点,深入把握“李白”与“现代巴女”的心理状态。经过三年多的打磨,终于走上了征战群星奖之路。

  巴中市文化馆馆长夏铭锺介绍,入围“群星奖”决赛之后,巴中邀请国家、省级专家对作品进行了反复探讨、修改提升,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封闭排练。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从唱词到音乐、从演唱到演奏,大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在唱词方面,作者加入了新的元素,从原来对蜀道交通之变提升到时代之变,提升了作品的境界,升华了作品的主题诉求;在音乐上,对音乐进行了重新配器,将原来的大提琴换成了大阮,使音乐保留了四川扬琴的特色,丰富了和声层次;在角色塑造上,让“李白”与“现代巴女”的定位更加准确,在“李白”与“现代巴女”的对话体系中实现了两个时代的对话,让作品有了较为强烈的矛盾冲突,最后得到了有效解决。在演唱与演奏上,在赋予主唱角色的时候,让乐队演奏也跟着情绪的变化而起伏,达到了和谐统一。

  取得历史性突破

  7件作品入选决赛

  第十九届群星奖吸引了全国145个作品和32个群众合唱团队登上决赛舞台。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四川作品的竞争力,文化和旅游厅创新组织开展了多轮次、多渠道的作品孵化培育和打造工作,发挥省文化馆的业务辅导作用,调动全省群文系统的积极性,取得历史性突破,共有7个作品(团队)在第十九届群星奖决赛中亮相。

  除了曲艺类四川扬琴《蜀道》,还有音乐类表演唱《博巴森根》《家门口》、舞蹈类群舞《就爱那片田》、广场舞《打亲家》、戏剧类小品《在路上》和成都市文化馆四季风合唱团等四川作品(团队)闪耀群星奖舞台,展示了近年来四川群艺创作的优秀成果。相较于往年,四川此次参加决赛作品数量大幅增长,7件决赛参赛作品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4个传统门类和群众合唱、广场舞2个新增门类,实现了四川在全国群星奖奖项设置精简后决赛作品数量的历史性突破。

  据了解,"群星奖"是我国群众文艺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政府奖,于1991年设立,每三年一届,和文华奖一样都是中国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群星奖"的奖励对象都是非专业的基层群众,表演形式不设门槛、适合基层演出,作品创作不限题材、带有浓浓的“时代性”“烟火气”“人情味”。自设立以来,推出了3600多部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展示艺术才华、实现艺术理想搭建了国家级平台。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