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4日电 (起钰婷)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4日开幕,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凤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成都2021年将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持续增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和城市治理体系优势,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2020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万亿元、增长4%。为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新增减税降费643.59亿元,发放失业补助金26.42亿元。首批76个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建设全面启动,“百个公园”示范工程有序推进。成都东部新区正式获批,实施基础设施和重大功能项目127个、总投资1923.5亿元。
在深化产业功能区建设方面,报告指出,2020年成都开展产业功能区法定机构改革试点,增强14个产业生态圈和66个产业功能区的辐射作用,新引进产业化项目97.63%落户产业功能区。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338个、总投资6855.91亿元,其中百亿级重大项目20个。

为高标准推进“三城三都”建设,有力有序筹备大运会,成都成功申办2021年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2024年汤姆斯杯暨尤伯杯世界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目前,49处大运会场馆设施中,高新体育中心等21处完工,东安湖体育公园等28处如期推进,大运村全部新建单体建筑基本建成。
2019年,成都开行国际班列4317列、增长35.5%。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获批设立省级经开区、首批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成都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154.2亿元、增长22.4%,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99家、增长20.9%,在蓉世界500强企业新增4家。
王凤朝在报告中指出,2021年成都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7.7%;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36.2%,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7%、8.2%,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76.5%、森林覆盖率达到40.3%。
成都将加快建设重要经济中心,增强产业功能区引领功能,优化调整66个产业功能区布局,建成运营高品质科创空间1000万平方米以上。做强先进制造业支撑能级,大力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能级,打造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打造国内重要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和智能制造示范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