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4日电 (黎涛)“按照目标进度计划,你们项目应该正是冲锋冲刺的关键时期,为什么4号、7号厂房玻璃幕墙目前仍处于停工状态?存在什么困难?”2月3日,南充市顺庆区重点项目督查组深入辖区重点项目建设一线,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办法。

据了解,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助推重点项目建设,去年以来,顺庆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时间节点,切实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责,将该区2020年度102个项目中的17个重大项目作为监督检查重点,开展“定人、下单、打包”式督查,督促相关部门压实监管责任,按时保质推进项目。
“定人”督查确保问题见真
根据相关方案要求,该区抽调7名纪检监察组组长,联合该区区委目标绩效办、区委组织部等单位组成7个专项督查组,各督查组针对本组项目实际情况制订督查子方案,采取明查与暗访结合、线上与线下并举的方式,不打招呼、不定形式、直奔现场开展督查。
“督查工作是项‘技术活’,要全程督、全面查,若参与人员变动频繁,对实际情况不清楚,就难以找到督查工作的切入点,成立稳定的专项督查组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督查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杨铃铃是该区纪委监委派驻区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组长,同时也是督查四组组长,重大项目督查工作开展以来,她几乎每天都要跟成员去项目一线,发现问题,敦促解决。
“我主要负责督查高新大道、华讯方舟智能制造、科创中心等项目。”杨铃铃说,高新区位于临江新区,项目众多,承载着顺庆大城崛起的梦想,所以在督查过程中,她只要发现问题,都会一一登记,并与园区、企业、建设业主会商,实在无法解决的便立即上报。
“下单”督查确保整改见底
当日上午,杨铃铃一行来到华讯方舟智能制造项目建设现场,只见数栋主体建筑形象已具,工人们各司其职,或铺设草皮、或张贴瓷砖、或平整场地。
“项目进度怎样?”“钢化玻璃、门窗材料短缺的问题解决了吗?”“工地有多少人,人手上够了吗?”……边走边问,边问边记,从园区广场到主体大楼展厅,督查人员仔细询问了项目进度、材料供应情况、工期安排、人员配备、安全保障、后勤保障等,并将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反馈给工作人员。
“谢谢你们督查组的努力,不然我们园区玻璃安装进度要滞后了……”项目施工方有关负责人表示,年关将至,许多工厂即将放假,材料供应变得更加困难,尤其表现在玻璃幕墙方面。在出现材料短缺问题后,督查组将情况上报,会同区经信局协商,决定联系南充三联钢化玻璃有限公司,在该企业下单约8000平方米的钢化玻璃,目前已经到位6000多平方米。此外,该区经信局还派专人到重庆、深圳等地的厂家蹲守,督促厂家生产材料,弥补缺口。
日前,该工地花土采购、运输困难等问题,像巨石一样压在施工方身上。“我们得知问题后,当即上报了相关部门和有关分管领导,制订了解决方案。”杨铃铃说,目前问题已经得到妥善解决,除此之外,督查组还帮助协调解决了人员、电力保障等问题,有效推动了项目进度。
“销号管理”项目装上“助推器”
当日下午,督查组人员来到位于该区搬罾街道的顺庆区第二污水处理厂,穿过地上公园,便来到位于地下的污水处理厂区,在深度处理单元,经过一系列处理后进入紫外消毒渠灭菌等工序,随后,源源不断的清水从巴氏计量槽流出。该污水处理厂已经投用近2个月。
然而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同样困难重重。“进场就遇到了土地、青苗补偿、拆除、电力迁改等客观问题,导致工期迟滞,督查组、区水务局多次会同搬罾街道办、区自规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县级分管领导也多次现场办公协调,终于该项目顺利动工。”督查五组组长张剑表示。
坚持带着问题把脉,盯着问题查。督查组根据实地督查情况制发“交办单”,以挂牌督办的形式进行交办,实行“销号管理”模式,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形成闭环运转的督查落实责任链条,确保问题整改“清仓见底”。
截至目前,督查组共发现问题186个,协助解决问题168个,有效护航了辖区项目建设。据了解,2020年全年,顺庆区102个重点项目共完成年度投资304亿元,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顺庆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督查组将像钉子一样钉在自己所负责的项目上,对项目进展情况和交办问题整改情况开展“零距离”“全链条”式督导检查,直至完成既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