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0日电 (余洋 张念 王秀娟)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对于很多地方的农户来说都是播种希望的时节,但是对于“春秋三百天,四季养生地”的凉山德昌来说,这就是丰收的时节。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出现在山头时,德昌县麻栗镇民主村一社的李明秀夫妇便拿起弯弯的小刀出了门。李明秀夫妇说:“趁年前价格好,把能卖的蒜薹都卖了,今年蒜薹的价格还可以,前几天都是18、19元一斤,这几天降了一些,15、16元一斤,我家的长势也好,今年一亩五的蒜薹,到现在已经卖了1万多,如果后期价格稳定的话,能卖2万多元。”说起蒜薹收入,能看到她眼中的喜悦和希望。
德昌早蒜薹是地方名优农业特产品之一,上世纪改革开放后,因蒜薹易种植且经济效益高,德昌家家户户都种植蒜薹,全县种植面积曾达3万余亩,亩产值可达12000至15000元。每年元旦节前后即有小批量陆续上市,千万斤早蒜薹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德昌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69.7%,优质的水源、空气、土壤和得天独厚的气候,让德昌蒜早蒜薹不用大棚、温室培育,完全采用纯天然、自然、传统的方式种植,让消费者吃得放心。更重要的是“德昌蒜薹”粗壮,口感脆嫩、色鲜、香味浓纯,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味的所有遐想。
德昌县着力打造农特产品“德昌品牌”,经常性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采用实地操作、理论培训、示范带动等方式,推行早蒜薹无公害生产。
针对蒜薹种性退化、抗性减弱、叶枯病发生严重等问题,及时引导农户进行大蒜品种串换和烟地套种早蒜薹栽培技术,有效减少了蒜薹病虫害,提高了蒜薹质量。
德昌县农业农村局薛梅介绍:“今年立春在春节前,随着温度回升,蒜薹生长速度会加快,按照惯例过年前几天是蒜薹价格比较高的时候,所以预计今年蒜薹在年前还有一波销售热潮。”据该县测产数据,德昌蒜薹最高单产达1500斤左右,平均单产在1200斤左右。
近年来,德昌县农特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面积的不断扩大,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客商到我县收购,德昌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在全县新建冷链物流库、大型农特产品收购场所86个,为农特产品收购提供平台,有效缓解了德昌农特产品销售压力。
“以前辛苦种出的蒜薹,还要背到街上才能卖,还担心没人要,现在有人在田边、路边争着收购,再也不担心商贩压价、卖不掉了。”在田里收割蒜薹的何慧笑着说。
随着以邮政为首的乡村快递系统不断完善,很多农户还通过微信、抖音、淘宝等平台销售种植的农特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
夕阳西下,趁夜色未至,李明秀夫妇小心翼翼地将胖嘟嘟、白嫩嫩的蒜薹均匀地捆扎整齐,对于李明秀夫妇来说这是丰收的果实,对于德昌来说,这是助力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德昌农特产品品牌影响力的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