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5日电 (吴平华 李进)“村里有没有微信群?群里有多少人?平时公示的内容你都清楚吗?”、“村里的大小事务这里面都有,再也不用专门跑到村公所去看,有不明白的地方,村干部马上就在群里答疑,我们心里的‘明白账’也更清楚了。”、宜宾市叙州区柳嘉镇律阳村村民彭明春点开手机,向上门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介绍起村里的“微信群”、“村上财务支出有没有按照程序清单落实?”“请出示各村‘三资’管理台账?”在柳嘉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中心,纪检监察干部正在对各村集体“三资”收支台账进行督查……

据悉,今年以来,叙州区纪委监委以开展“监督质量提升年”为契机,紧盯全区358个村(社区)“微权力”,围绕基层党建、政策落实、项目实施、“三资”管理、干部作风等工作,通过蹲点调研、定期督导、明察暗访、实地调查、座谈交流、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收集问题建议,对村级“微权力”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
此外,叙州区纪委监委以公开促“微权力”监督,以监督促“微权力”规范运行,一方面,建立健全“三公开”机制,细化公开流程,突出公开重点,开展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对重点村(社区)集体“三资”实行提级监督,并依托“坝坝会、公开栏、进微信群”等形式晾晒“微权力”,让干部自觉受监督、乐于受监督。另一方面,定期开展村纪检委员业务培训,不断擦亮监督“探头”,充分发挥“哨兵”作用,让“小纪检”监督“微权力”;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力量,拓宽群众反映意见、提出建议的渠道,为“微权力”拴上“双保险”。
“我们扎实做好村建制调整‘后半篇’文章,推进村级纪检监督工作走深走实,让‘小微权力’变成‘阳光权力’。”叙州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到,下一步,将在全区村(社区)开展“廉洁细胞”建设,发挥“警示在先、教育在先、预防在先”作用,让村组干部作风实起来、身子正起来,用实干助力乡村治理出实效,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