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5日电 (罗永泽)“121、121,后面的跟上节奏。”雨后的清晨,田间飘散着一缕缕薄雾,阳光懒洋洋地洒落山尖……伴随着会东县江西街乡人武部长、副乡长宋和的洪亮口令,江西街乡半专业扑火队伍一如往日一般,准时开始了新一天的训练。

自进入森林草原防火期以来,会东县各级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严阵以待、靠前布防,按照“打早、打小、打了”的要求,根据预警等级变化,动态开展分片驻防、带装巡护、轮流集中驻防等工作,积极构建乡镇半小时打火圈,县级1小时打火圈,努力实现森林草原火灾“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

随着一场贵如油的春雨的到来,让林牧区的可燃物被点燃的风险大大降低,森林防火压力有所缓解,但从山林的环境方面来说,会东县自从实行了封山育林政策,经过多年的保护,山里的草木繁盛,再加上长期未降雨,草木干燥,一颗小小的火星都能酿成一场火灾,必须时刻绷紧安全弦,毫不放松在防字上下足功夫,坚决不让森林火灾危害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虽然下过雨了,但是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重点是在防上下功夫。为了守住青山绿山,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宋和这样说道。
“你今天是去哪座山头放羊啊?要帮我们劝身边亲戚不要带火上山哦!前几天下了雨,但是你们还是要注意防火,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在乌东德镇的羊肠小道上,会东县委宣传部森林草原防灭火下沉工作组组长刘寒梅耐心细致地叮嘱进山放牧的群众。
刘寒梅表示,虽然清明节过后,除了那一场贵如油的春雨,也零星飘洒过雨点,但对“久旱逢甘霖”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来说,起到的缓解作用可谓微乎其微,必须持续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氛围,为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禁止烧火积肥,烧地埂草……”防火宣传的喇叭声从远处依稀传来,不多时,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车缓缓出现众人眼前。在会东县,这样的场景已是常态。
“大家都那么努力,我们也不能拖后腿。”话还未说完,刘寒梅便站起身,带领着森林草原防火下沉工作队员继续着巡山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