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筠连:“抓五小促五大”党史学习教育助推为民服务实效
2021年05月07日 14:0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7日电 (朱春燕 杜云 张必柱 ) 近日,据筠连县公安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透露,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筠连县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筠州立新功”活动为载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推出“抓五小促五大”工作举措,切实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落到实处,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调解“小纠纷” 构建“大和谐”

 向群众发放安全头盔。 筠连县委宣传部 供图
向群众发放安全头盔。 筠连县委宣传部 供图

  据悉,筠连县公安局结合“百警进万家”“一村一警”等活动,构建“流动式”警务服务,紧盯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

  “对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我们始终坚持抓小、抓早、抓源头,很多时候大事件就是由小问题引发的。”筠连县公安局政治部主任介绍说。“通过我们的流动式警务服务,一般的小纠纷都能化解,严防了小纠纷引发大纠纷、小问题转化为大事件,做到了矛盾不积压、民怨不存蓄,构建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4月23日,筠连县某校学生王某将一面印有“雷霆出击破案神速”的锦旗送到刑侦大队办案民警手中,表达民警帮助其找回手机的感谢,这只是筠连县公安局成功办理一起“小案件”的场景。据了解,筠连县公安局始终树牢破大案和破小案并重的理念。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盗窃、扒窃、电信诈骗等的小案件’,我们把侦破放到重要位置,研究发案规律,健全警种联动巡防机制,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打处率,降低发案率,通过小案件的办理,构建大平安格局。”筠连县公安局政治部主任介绍。

  解决“小困难” 赢得“大民心”

公安民警上门服务。 筠连县委宣传部 供图
公安民警上门服务。 筠连县委宣传部 供图

  “现在我们晚上半夜回家都不怕了,哪怕是比较偏僻点的景阳这边,半夜也能见到巡逻的警车和民警,真的感觉太安全了。”筠连镇玉壶社区群众向记者介绍。据了解,针对群众提出的希望夜间巡逻时间延长一点,地点延伸开一些,筠连县公安局认真研究,建立“特巡警+派出所民警+交警”联动夜巡模式回应群众期盼,组建了3支巡逻队,对案件高发、治安复杂的重点部位和地段进行24小时全天候巡逻防控,搭建反应灵敏、常态运行的治安巡逻防控网络,最大限度地挤压犯罪空间,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大幅度提高见警率和现场抓获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针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户籍办理、车驾管等小业务,筠连县公安局始终以热心、细心、省心、暖心、恒心等“五心”服务为要求,以解决群众急、难问题为首要,进一步规范了窗口接待服务流程和标准,推出了“车驾管”基础业务“全县可办”、部分户籍业务“刷脸即办”、特事急事“特办急办”等服务,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警有所应”。

  据了解,筠连县公安局利用流动式警务服务,推行集中办证、进门宣讲、上门办理等服务内容,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小困难,把服务送到了家门口、温暖送到了心坎上,不断用高质效服务,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赞誉。截至目前,筠连县公安局干警共开展上门服务220次,集中办证132件。(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