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省率先开展耕地动态监测工作
2021年05月08日 11:2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8日电 (杨予頔)为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控耕地“非粮化”,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日前,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下发通知,决定以2021年3-4月为第一个监测周期,每两个月对全省耕地变化情况开展一次动态监测。集成现代高科技手段,对耕地变化情况开展双月动态监测,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例。

  根据通知安排,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将先行对2021年3-4月全省耕地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以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遥感影像和耕地现状为本底,采取耕地变化图斑提取、调查核实举证等方式,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分析研判,为违法用地查处整改、加强耕地监管提供依据参考。预计5月完成耕地动态监测底图制作、疑似变化图斑提取和汇总分析,并分发至各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6月底全面完成3-4月份监测,同步汇总形成监测工作报告,分析研判耕地变化和原因,分类提出处理意见。对涉嫌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开展非农建设的耕地变化图斑,将以“发点球”方式,交办相关市(州)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限期查处整改,典型案例将公开曝光,严肃查处问责;对耕地“非粮化”情况将及时通报至省级农业农村、林草等相关职能部门;对相关监测结果向市(州)人民政府书面通报。

  据了解,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将在第一个监测周期先行先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举措,完善政策,重点针对新增建设用地、农村道路、设施农用地与临时用地导致的耕地“非农化”和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与耕地撂荒等导致的耕地“非粮化”情况,建立起卫星遥感“天上看”、视频监控“实时看”、田长负责“及时管”、耕地网格员“地上巡”、公众参与“随手拍”的“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耕地动态监测新机制。(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