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会东:27.8万亩烟叶移栽忙 技术支撑保增产
2021年05月08日 15:0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8日电 (秦璐)“大家看清楚,栽烟要这样栽,我给你们做个示范……”会东县嘎吉镇狮子山烟叶收购站的网格员李国先正在为烟农们讲解种植烤烟的技术要领。

图为烟叶田。(会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为烟叶田。(会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当前正是烟叶大田移栽的关键时节,会东县高度重视规范化移栽,通过召开烟叶移栽现场会,对规范移栽知识进行再培训再讲解。

  “今天他们网格员来教我们栽烟,讲解得很透彻,示范得也很仔细,以前我们栽的烟有点浅,之后我们要像他们教的那样栽。”会东县嘎吉镇狮子山村村民许和明说。

图为烟叶田。(会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为烟叶田。(会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连日来,会东县烟叶生产部门和各种烟乡镇认真落实全州烟叶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巩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地位”目标,优化烟田结构,落实田间生产技术措施,全力以赴做好烟叶移栽工作。

  烤烟种植大户张文银种植烤烟有20多年了,说到刚开始种烟时没有技术、没有规模,他感慨万分:“以前我们种烟是很辛苦的,各方面条件都跟不上,像我家两个人以前只能种1、2亩烟,一年收入仅约2000元。”

图为烟叶田。(会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为烟叶田。(会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几年,烟草行业给我们各方面的扶持和补贴,种烟轻松了很多,现在每年能种三十多亩,收入十多万元,去年我们家还修了一栋小楼房,感觉生活改变太大了。”谈到现在育苗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种植技术和烘烤技术的不断提升,张文银很是欣慰。

  近年来,会东县依托现代烟草种植技术,不断改进种植模式和方法,围绕精益生产、科技引领、绿色生态等一系列措施,以工业需求为导向,以中棵烟培育为核心,进一步抓实抓细平衡施肥、适时打顶、合理留叶、成熟采收、科学烘烤及农残控制等优质烟叶生产技术。

  会东县连续六年稳居全国烟叶生产的第一大县,荣获“全国三最”评价:烟叶清甜香最突出、烟气飘逸程度最显著、品质得分最高,被誉为“卷烟行业的味精”。

  今年会东县计划种植烟叶面积27.8万亩,收购烟叶73.5万担,现面积已全部落实到户,种烟乡镇19个、种烟村170个、种烟社1062个,录入生产服务系统摸底户数17156户,全县共有230余名网格员下沉指导烟农进行移栽,截至5月6日,全县27.8万烟叶大田移栽已完成24.63万亩。

  为圆满完成27.8万亩、73.5万担的烟叶收购任务,会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技术的推广运用,“我们所有的行业员工下沉基层,同烟农一块儿劳作、指导,在十天以内能够完成全县的移栽任务;今年膜下小苗移栽、烟夹、生物质燃料烤房等新技术的推广运用,能够极大地减轻群众的种烟强度和成本,增加群众的收入,同时也为政府增税、烟农增收、企业增效、工业增誉。”会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局长、经理钟钏说。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会东县累计种植烟叶134.9万亩,收购烟叶358.27万担,烟农收入53.62亿元,实现烟叶税17.29亿元;种烟户数2.2万户左右,户均种烟收入4.84万元,累计销售卷烟55437.44箱,累计销售收入120.50亿元;烟叶收购量、烟农收入、均价、上等烟比例4项指标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烟叶产量实现全国“六连冠”。(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