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珙县:把宣传送进家门 推进森林防灭火入人心
2021年05月10日 13:3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0日电 (吴平华 李茂 李晓珊 ) 森林防灭火宣传标语、森林防灭火警示片在生活中、网络中等随处可见,“不要在林区吸烟、文明祭祀”等劝导违规野外用火的宣传语在林区村社循环播放……如今,在珙县这个森林覆盖率超过51.68%的森林火灾高风险县,多样化的森林防灭火宣传已经走进生活的各个角落里,给群众防火意识带来潜移默化的转变。

  让人民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森林防灭火重要性,主动防火,谨慎用火,森林防灭火宣传无疑是森林防灭火工作中靠前布防、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一环。但是森林防灭火宣传并非一蹴而就的,“立足常态化宣传教育,多管齐下,丰富创新宣传形式是我们做好宣传的‘法宝’。”珙县森警大队相关负责人透露。

  如何把森林防灭火宣传“接地气”,覆盖到全县大大小小的村社、家庭,充分照顾到各个群体?珙县创新思路,充分发挥“一村一警”警民联系平台优势,通过248名“村警”向全县175个村(社区)的308个微信群发布森林防灭火信息,信息宣传面直接覆盖达4万余人。与此同时,借助流动宣传车、村喇叭广播等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对重点人群,如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则以镇、村、社干部“三对一”的模式开展面对面宣传,使“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的安全意识真正实现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不仅“接地气”,还要有力度,警示教育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样化渠道开展。线上,充分利用用“两微一抖”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性以及违法犯罪人员承担的严重法律后果,达到查处一个、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线下,各辖区派出所将近年来珙县发生的“4.7”森林火灾、“5.6”森林火灾等典型案例作为警示案例“讲”给群众听,通过清明上坟烧纸和在林区吸烟造成森林火灾被判刑这种贴近群众生活的实际案例,让群众明白森林火灾就在身边。

  借力这种形式灵活的“线上+线下”组合,珙县成功将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常态化、社会化、群众化、网络化,推动森林防火知识进林区、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使群众明白森林火灾的危害性,自觉参与到森林防火中来。(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