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3日电 (赵丹)近年来,三台县公安局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思路,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学以致用将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在系统设防、机制完善、素质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研究、自我提升,构建科学布警、专业研判、高效处置的打防结合格局,切实提高了街面见警率、巡防管事率和治安控制力,推动公安巡逻防控的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在城区中心地段以警银亭为支点,以特巡警‘135’快反屯警点为中心,实施重点部位1分钟反应、中心城区3分钟处置、其他区域5分钟到位的警务防控战略,全面打造点、线、面互为交织的网络巡防格局。”三台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教导员曾勇军说到。
该县局根据城区治安实情和区划特点,完善巡防框架,打造联勤警务站,特巡警、交警、派出所民警共驻警务站,形成覆盖政府、银行、学校、广场、车站等重要场所的“135”快反处置圈。同时,充分发挥警务岗亭驻点、管线、防面的职能,坚持“步巡+车巡+定点防控”的巡逻模式,巩固“巡、防、查、打”一体化城区巡防体系,精心打磨“小”细处,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上街面,构建全覆盖社会面的巡逻防控网络,结合重大安保维稳活动,适时开展治安清查、设卡盘查、巡区联控,采取“巡逻+打击”模式,营造高度戒备、严管严控的高压威慑态势,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全力打造“平安三台”。

“警车每晚都在巡逻,警灯闪闪,百姓心安。”三台县北坝街道居民王大爷说:“我们年龄大,晚上出来散步,看见警察警灯,感觉警察就在我们身边,非常有安全感。”今年以来,该县局按照“勤务围绕警情转,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全方位收集各类情报信息,研究发案规律、预判发案走势,及时调整部署巡防力量。根据城区治安状况,启动“警灯闪烁工程”、机关民警增援城区重点巡防等工作,做到“白天见警车,夜间见警灯”,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同时,按照“动静结合、全时空控制、攻防兼备”原则开展武装定点24小时屯警,实行“常态巡逻、有警处警、处巡合一”的勤务模式,有效提升“见警率”“管事率”。
今年以来,三台公安深化“交巡融合”勤务机制,切实深化路面交、巡一体化运作,开展“护学岗”活动120余次,酒驾专项治理15次,其余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930余起,将服务群众、安全宣传、交通疏导等纳入巡逻防控工作范畴,统筹警务安排,优化警力部署,提升了城区重要路段、交通堵点、乱点等交通秩序管控力度。“以前每天学校放学,这条街就堵得很,自从你们来了,放学就顺畅多了”接孙子放学的李阿姨说道。
除了日常勤务的开展,三台公安始终把基础体能训练作为民辅警日常训练的重点内容,设置体能考核项目,采取分组练兵、集中练兵和备勤时间自学自练相结合方式,紧跟突击效能,强化战训结合。针对三台城区社会治安的实际情况,组织特巡警大队开展“妥善处置各类突发警情、打击违法犯罪、协同体系作战”等层面的专业化实战训练,练就克敌制胜的硬功夫,不断提升队伍整体技能素质。今年以来,已开展实战演习演练8次。
人民公安为人民,三台公安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工作首位,树立“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工作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问题,以忠诚续写“平安答卷”,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