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0日电(王爵 衡欢)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西充县围绕争当“有机农业排头兵”目标定位,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大力推进“中国有机农业第一县”建设,推动乡村持续振兴。
西充全县建成有机生产基地106个、面积23万亩,其中14万亩基地、102个品种获得有机认证。在有机产业带动下,西充乡村呈现出一片环境美、产业兴、民风淳的新兴景象。5月20日,走进西充县义兴镇有机村,感受该村因有机产业而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喜人成果。
初夏五月,万物繁茂。漫步在西充有机村,漂亮的民居散落两旁,院落整洁干净,成片的脆李树枝叶繁茂,果实缀满枝头。疏果、除草、施肥……树下,村民们正在为这一季的丰收忙碌着。

“过去我们村交通不便、无支柱产业,是出了名的‘难点村’‘偏远村’。现在我们村交通便利、村美民富、产业兴旺,是远近闻名的有机村。”谈起村子的发展变化,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奇毅感慨不已。
2015年,在外地工作的张奇毅返乡参加村支书竞选,希望能通过努力改变村子的面貌。由于“年轻有干劲”“文化水平高”,他高票当选。那一年,“国际有机农业区域产业发展(西充)论坛”成功召开,西充已经是闻名遐迩的有机农业发展大县。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张奇毅深谙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他坚信有机农业发展前景良好,决定带领村民发展有机农业。他和村两委成员经过多地考察后,召开支部会议和村民大会,通过了成立脆李种养殖专合社的决定,吸引37户农户入股,流转土地335亩,开始按照有机标椎种植脆李。
2019年,一条由凤鸣镇双龙桥村至义兴镇中国有机生活公园的产业大道穿村而过,有机村先后被纳入凤鸣—义兴有机乡村慢生活示范带和西充县有机果蔬现代农业园区,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村里建成250亩乡村湿地公园,招引来三家公司流转土地发展产业,有机脆李种植面积扩大至1200亩,并按照有机标准发展柑橘和稻鱼产业。
在凤鸣—义兴14公里的有机乡村慢生活示范带上,台湾有机玫瑰园、果蔬产业园布局整齐、生机盎然,有机生活公园四季花开,生态湿地公园水草丰茂……游客徜徉其中,既可赏景怡情,又可采摘体验,有机村也顺势搞起了“采摘经济”。张奇毅介绍,如今有机村的脆李已声名远扬,售价为40—60元每公斤,每年游客入园采摘量达总产量的50%左右,其余的远销西安、长沙、河北、重庆等地,成为各大型商超、精品水果店内的“抢手货”。
“今年6月中旬我们的脆李就成熟了,预计产量在7万公斤,产值200万元!”进入五月,张奇毅的手机每天响个不停,各类订购电话、咨询电话接连不断。
“村子美了,我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60岁的杨兴才是该村专合社的社员,2017年,他将自家土地入股合作社发展脆李种植,平时夫妻二人在产业园务工,一年务工工资、土地租金加上产业分红,收入近5万元。
“物质生活提高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脱离了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形象。”跟随张奇毅来到该村湿地公园,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小桥流水、绿树环绕、繁花似锦的乡村新景。站在鲜花簇拥的桥头,只见湖水碧波荡漾,白鹭翩跹,村民们或在凉亭内纳凉聊天,或在湖边静心垂钓。湿地公园既是村民们休憩娱乐的好去处,更是吸引了县内外众多游客的生态田园。
张奇毅介绍说,近年来,村子的发展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16位村民返乡创业。接下来该村将继续依托有机品牌,鼓励村民发展林下养殖、生态循环养殖,开办农家乐、民宿等,组织开展各种具有体验性的乡村特色活动,打造游客来了不想走、来了还想来的有机乡村旅游目的地,助力乡村振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