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1日电 (记者 刘忠俊)21日,成都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监管促发展研讨会在蓉举行,40余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及500余家经营企业参会。
据了解,成都市高新区登记在册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97家,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1033家。此次研讨会以“强监管、守安全,优服务、促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新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法规宣贯、医疗器械企业产品推介和医疗器械产业监管与发展主题沙龙等系列活动。旨在强化企业法律法规意识,增强企业安全生产经营使用主体责任,持续优化高新区营商环境,加快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助推成都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於红焰现场为300余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代表进行了新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法规培训。培训从新旧两版《条例》对比、重大环节改变等角度进行了详细解读。随后还进行了“医疗器械智慧监管平台”实操培训。

主题沙龙环节,著名医改政策专家、清华大学老科协医疗健康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耿鸿武教授,国家药监局高级研修院讲师李晓,成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石保社,迈克生物公共事务部总监王保宁等嘉宾,围绕新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器械集采的趋势与思考等话题,分别交流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研讨会期间,成都高新区的50余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以及使用单位现场进行了产品集中展示,参展医疗器械品种涵盖体外诊断试剂、检验分析仪器、医用成像设备、植入介入器材、卫生材料敷料、手术急救器材等约200余种,为企业提供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医疗器械产业交流平台。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称,该市严格按“四个最严”要求,对辖区1000余家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开展全覆盖摸排,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研判工作,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同时,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等智能工具,在全省率先建设“医疗器械智慧监管服务平台”,指导企业筹建有指南、经营有标准,让科技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