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广安大型原创革命题材曲艺剧《红杜鹃》在蓉城上演
2021年05月28日 10:0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8日电(王爵 王林)“渠江水啊湾接湾,号子声声响云端,两岸花林盼春雨,杜鹃江边盼杜鹃……”27日晚,四川广安市岳池县大型原创革命题材曲艺剧《红杜鹃》正式在成都上演,500余位成都市民到场观看。

以民间舞蹈和民俗等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中。
以民间舞蹈和民俗等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中。

  27日19时30分,视听盛宴正式开始,精彩剧情迅速将观众思绪拉回到那段革命岁月,1948年7月,华蓥山起义吹响号角,岳池正是华蓥山起义的策源地和主战场。渠江畔,世代传承雕版技艺的一户杜姓人家,杜大娘和女儿杜鹃以及男主人公王天明不惧反动派的阻挠,以血色雕版传递革命的声音,刻印革命宣传资料,以生命和信念守护革命的火种。

夜校传递红色火种。
夜校传递红色火种。

  “这场演出很震撼,展现了革命年代,广安岳池英雄儿女一腔热血护初心、舍身忘死为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姜维是成都一高校历史系大三学生,他对华蓥山起义这段历史特别感兴趣,听闻《红杜鹃》在成都展演,他专程赶来观看。演出过程中,姜维用手机全程录像,他要把这场演出分享给同学们看。

巧妙利用民间曲艺表达红色火种的传递。
巧妙利用民间曲艺表达红色火种的传递。

  《红杜鹃》编剧雷允树介绍,编排该剧时,如何通过艺术作品中传递历史记忆,如何将革命年代的红色精神鲜活再现,如何让年轻观众产生共鸣,是该剧的重点和难点。《红杜鹃》没有选择“英雄式的说教”,而是将鲜活的人物放到观众面前。在表现形式上,以岳池曲艺为主要表现手段,创新融合扬琴、竹琴、金钱板、清音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呈现岳池曲艺的独特魅力。在表现手法上,力求推陈出新,大胆融入渠江号子、山歌、民间舞蹈和民俗等地域文化元素,促进传统曲艺与现代表演有机融合,使传统曲艺焕发新的活力,拉近年轻观众与曲艺之间的距离。

充分用好本土红色资源和曲艺文化,讲好党史故事。
充分用好本土红色资源和曲艺文化,讲好党史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剧中,通过对白、唱曲等形式,融入了地方名特小吃,岳池米粉、中和豆花、顾县豆干等岳池美食元素。导演赵青说,希望观众通过这部剧,不仅能够了解岳池光荣的革命故事、悠扬的曲艺,还有诱人的美食。

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向着鲜红的旗帜。
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向着鲜红的旗帜。

  广安岳池本土曲艺剧“闯”成都剧场,信心何来?岳池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余君介绍,岳池是一片孕育红色基因、富有革命传统的热土,涌现出了熊尧蓂、廖玉璧、金化新、柴云振等革命英雄,经历了建立川北赤卫军、成立余家场苏维埃政府、召开“罗渡会议”、组织华蓥山起义等革命事件。

 以血色雕版传递革命的声音,刻印革命宣传资料。
以血色雕版传递革命的声音,刻印革命宣传资料。

  同时,岳池也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文化传承千年、底蕴深厚,至今仍有清音、盘子、快板、车灯、连厢等20余种民间曲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岳池县充分用好本土红色资源和曲艺文化,精心创作排练《红杜鹃》,讲好党史故事,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据悉,《红杜鹃》将作为岳池县中国曲艺百花园的驻场节目,同时也列入文化惠民巡回演出节目,定期向游客和市民呈现。(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