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8日电 (赵蕾 张柯 杨予頔)近日,共青团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直属机关委员会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的荣誉称号,在引领四川自然资源青年奋进新时代的征途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5年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团委组织团委委员、各团支部书记120余人次,5次赴丹巴县开展“走进美丽丹巴•共襄美好未来”主题活动,累计行程4000余公里。四川省自然资源系统85名团员青年还积极投身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的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22名青年专家到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巡回指导,有力承接299个省投土地整治扶贫专项项目,推动55个乌蒙山连片区域土地整治重大扶贫项目顺利实施,支撑兑现土地增减挂节余指标流转资金538.28亿元,帮助176万余名贫困地区群众极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80余万农户住上新房子。其中,涌现出12人次的省级脱贫攻坚先进,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团委也被共青团四川省委评为2016年度“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
在对丹巴县的扶贫中,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团委的相关工作人员发现藏族姑娘益西卓玛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经过前期的爱心治疗和手术,这名藏族姑娘逐渐康复。2017年2月9日,藏族姑娘益西卓玛在成都爱尔眼科医院进行视力复查后,开心地说:“这么多年了,我第一次能看清自己的样子。谢谢厅团委和爱尔眼科医院的帮助,让我重获光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努力实现考上大学的梦想。”

益西卓玛白内障的治愈,是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团委助力脱贫攻坚产生实效的一个缩影。为发挥好桥梁作用,厅团委先后争取多家医院、律师事务所、图书馆、培训机构、互联网企业、酒店集团、街道办事处和丹巴团县委、北川团县委等10余家单位成为友好合作单位,积极动员多方力量,共为丹巴县、北川县9500余人次学生、群众进行健康筛查;发起“助学•筑梦•铸人”贫困学子长期帮扶活动等。“我们所做的就是立足帮扶对象实际需求,创造性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桥梁作用,广泛联系社会力量,以解决实际困难为切入口,主动作为、尽力而为。”厅团委负责人表示。
四川也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2020年6月17日,丹巴县半扇门镇梅龙沟发生泥石流,阻断小金川河,形成堰塞湖,造成受灾区域房屋、交通、电力、通信等设施不同程度受损。灾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厅团委立刻联动丹巴团县委发出“青春志愿•守护生命”志愿服务招募令,20余名来自新川藏运业丹巴分公司的106名爱心“的哥”加入进来,24小时无偿为全县志愿者提供出行保障。同时,还有30余名志愿者参与社会救援物资搬卸,地灾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为防汛救灾贡献青春力量。
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把青年力量凝聚到地灾防治这一全厅重点中心工作上来,奋力守护扶贫成果。2016年4月,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厅团委围绕地质灾害防治主题,组织进行了第三次集体学习;2017年,在“6•24”茂县山体滑坡突发自然灾害面前,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厅团委第一时间号召青年投身地质灾害防治“生命工程”,发出《告四川国土全体青年书》;2020年4月,联合团省委联合开展了“青春志愿•守护生命”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全省共建立志愿服务队伍2122支,动员3.15万名青年突击队员参与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截至目前,四川省已排查发现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3.6万余处,分布在全省21个市(州)、176个县(市、区),对近150万名群众生命和850亿元财产安全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从战贫到防灾减灾,5年来,四川省自然资源青年及志愿者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成功转移受地灾威胁群众244万余人次,实现454起成功避险,避免17924人因灾伤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2.1亿元,有力保护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阻断了因灾致贫、返贫的可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