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2021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广元现场揽金326.88亿元
2021年05月29日 20:1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9日电 (苗志勇 王哲)29日,2021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广元市投资推介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现场一共签约合作项目71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家,总计揽金326.88亿元,为广元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签约仪式现场。广元市委宣传部供图
签约仪式现场。广元市委宣传部供图

  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立军,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菲,广元市委书记邹自景,省经济合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方青,市委常委、朝天区委书记蔡邦银,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许国斌,市政府副市长伍荣华、曹建奎等领导出席会议。

  值得关注的是,广元此次推介会上共签约世界500强企业3家,中国500强企业3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1家,行业龙头企业4家。众多头部企业落子广元,是对广元发展成就的高度肯定。

  四川广元是巴蜀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300多年建城史,是先秦古栈道文化和蜀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三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出生地,是原川陕苏区核心区域、后期首府,红四方面军西部战争主战场、长征出发地。

  近年来,广元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020年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大关,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21年一季度,广元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经济回升势头良好,“十四五”开局迈出坚实步伐。

  广元市委书记邹自景介绍,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国家战略惠及广元,广元正从过去战略“大后方”变成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投资创业的政策洼地。

  极具优势的交通条件成为此次广元揽获重磅投资的重要砝码之一。广元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全国性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县县通高速公路和铁路,中欧班列渝新欧快铁、蓉欧快铁经过广元,从广元到成都、西安、重庆、兰州等主要城市实现高铁、动车公交化;广元机场开通至北上广深等国内主要城市12条航线;嘉陵江广元港开港通航,千吨级轮船可直抵重庆、上海等地。随着广平高速、京昆高速复线、广元港苍溪港区等项目的建成,广元将以更加畅达的交通、更加凸显的区位优势走向全国、拥抱世界,这为在广企业在更大范围集聚要素资源、参与产品供给提供了强大支撑。作为投资者,自然不能忽略产业前瞻—广元正成为财富创造的理想福地。

  广元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世界红心猕猴桃原产地、全国最大标准化黄茶生产基地,265个农产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苍溪红心猕猴桃、青川黑木耳等“广元七绝”绿色农特产品远销国内外。已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中国食品工业名城和西部地区知名的绿色食品基地。

  广元还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重要铝产业基地、家居产业“一点两线”规划布局主要城市。“6+2”新型工业、“7+3”现代特色农业、“4+5”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面提速,产业集群效应正在凸显。宜居宜游的康养圣地广元,拥有一流营商环境,正成为高效诚信的服务高地。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发布“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事项清单,“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99.5%,一般性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50个工作日内,企业开办、一般不动产登记时间压减至1个工作日,94个事项实现“一证(照)通办”,840个事项实现“全市通办”,市场主体满意率超过95%,社会信用综合指数排全国第29名、四川第2名,是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良好发展环境和优质政务服务,将为客商投资兴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养分。

  据介绍,今年1-4月,广元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82个,到位国内市外资金230.52亿元,外商投资到位资金6830万元。接下来,广元将站在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历史起点上,统筹对外对内开放,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东西部协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重点,以经济合作为中心,逐步从招项目向招产业转变,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支撑,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加快建设成为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