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西充:过端午佳节 观非遗文化展演 赏文化盛宴
2021年06月15日 13:5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5日电(衡欢)6月11日至15日,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暨南充市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周在西充举行。14日,西充县城北广场人潮涌动、热闹不已,一场场精彩的非遗文化展演在此进行。

非遗项目展演精彩纷。衡欢 摄
非遗项目展演精彩纷。衡欢 摄

  活动当日,精彩的川剧展演《梨园芳华》拉开活动序幕,“川北流派”戏曲中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的表演技艺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民俗表演《坐歌堂》《迎亲歌》展现了旧时女性出嫁前和迎亲时的婚嫁习俗,节庆非遗《叉糍粑》通过动听的歌声、形象的舞蹈将八月十五“叉糍粑”的节日习俗表现得淋漓尽致……竹琴、荷叶、金钱板等各种形式的西充非遗表演轮番上场,台下观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深情跟唱,时而拍手叫好,掌声不绝。

非遗项目展演精彩纷。衡欢 摄
非遗项目展演精彩纷。衡欢 摄

  其中,民俗歌舞《坐歌堂》深受观众喜爱,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据了解,坐歌堂是由西充县省级非遗项目祥龙嫁歌改编而来,曲调动听,歌词丰富,声腔变化较大,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引人入胜。在旧时,闺女出嫁前夕,女方家里的姐妹及邻里好友要唱嫁歌为其送行,同时,还要邀请同院的姑嫂婆姨对歌,参加唱嫁歌的人数一般为8到24人,通过唱歌的形式,表达新娘对父母的感恩和不舍,及亲人对新娘的挽留和美好祝福。悠扬的嫁歌声再加上锣、鼓、唢呐、笛子伴奏,可谓喜气盈门,热闹非凡。

  “今天的非遗节目太棒了,每一个表演都很有特色,我已经开始期待明天的演出了!”展演结束,市民李先生意犹未尽地说。

  “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我们用各具特色的西充非遗文化展演,丰富群众的端午假期,让更多群众了解非遗、喜欢非遗。”据西充县文广旅局局长程芳介绍,当天的非遗文化展演是在该县举办的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暨南充市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周内容之一,活动期间西充共组织近30个节目参加展演,分别展示西充非遗民俗、西充非遗民歌和西充非遗戏剧,给广大市民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西充非遗文化盛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