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8日电 (记者 贺劭清)“高校社科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座谈会——四川大学专场”近日在四川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教育部社科司指导,以“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围绕深入开展“四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助推“两个大局”等进行座谈和理论研讨。
中国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在致辞中表示,四川大学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一方重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近年来,川大在深入挖掘校园红色资源,弘扬革命精神,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品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座谈会是系列座谈会的最后一场,在四川大学举行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希望高校社科界用高水平研究成果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用高质量发展成果赓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用高标准育人成果接续助力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把党史研究成果转化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把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鲜活、讲生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川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姜怡表示,四川是一片红色沃土,深入挖掘和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进一步激发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革命精神,培养又红又专时代新人,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社科理论战线的历史使命。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受在京参加七一表彰及庆祝活动的王建国书记委托作主旨发言。他说,川大是一所有着125年悠久办学历史的名校,更是一片孕育红色基因、富有革命传统的热土,川大发展史上清晰地留下了中国共产党战斗、发展的足迹。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川大始终与国家和时代同向同行,一代又一代川大人始终为党的红色精神源源不断地贡献着力量,尤其是以江姐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已经成为学校重要的红色基因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学校深入挖掘红色资源,重点打造了江姐纪念馆、创作演出了《江姐在川大》舞台剧、设立了荣誉性的“江姐班”,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江姐身上集中体现出的忠于理想的共产主义精神、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追求真知的进取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
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院长邓纯东、四川省委党校副校长裴泽庆、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张磊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科学内涵》《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系列红色精神的灵魂》《共产党人赓续初心使命的历史启示》《深化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基因铸牢红色文化根基》进行发言。下午,参会学者代表围绕座谈会主题进行交流发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