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绵阳缉毒警察曾建军:从军人到警察 信仰从未褪色
2021年07月30日 20:0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30日电 (罗晶  岳波)近日,记者探访到一位从军营走来,长年与“魔鬼”打交道的绵阳缉毒警察——曾建军。他在缉毒战场上,用军人的战斗意志无数次与毒贩进行生与死的较量,参与破获贩卖运输毒品案件100余件,缴获毒品300多公斤,将400多名穷凶极恶的毒贩绳之以法。

 工作中的曾建军。 绵阳市公安局供图
工作中的曾建军。 绵阳市公安局供图

  19年前,曾建军脱下军装穿上警服,成为绵阳市公安局的一名警察。19年来,他退伍不褪色,奋战在公安基层一线,始终保持军人优良作风。

  2011年12月初,绵阳市公安局禁毒缉毒支队获取重要情报,一名男子准备将大量冰毒从绵阳运输到浙江省宁波市贩卖。刚当上缉毒警察1年多时间的曾建军参与了该案件的秘密侦查。几天后,侦查员发现涉毒男子已经在数个小时前,乘坐一辆绵阳发往宁波的物流大货车,离开了四川。毒品极有可能也藏匿在物流车上!曾建军与战友立即行动,驾驶汽车展开了千里追捕。

  经过2000多公里的长途奔袭,当绵阳缉毒警察到达宁波后,狡猾的毒贩却将交易地点改在了杭州市。战机稍纵即逝,曾建军与战友争分夺秒朝着杭州方向一路奔驰,与毒贩展开了一场速度的较量。

工作中的曾建军。 绵阳市公安局供图
工作中的曾建军。 绵阳市公安局供图

  最终,曾建军与战友提前一步赶到高速公路杭州收费站设伏,一举将该毒贩抓获,当场缴获冰毒2.2公斤。经过审讯,毒贩交代了在杭州市萧山区等着接货的几处下家情况。

  当曾建军所在的抓捕组赶到萧山城区一处居民楼,对其中一名下家采取抓捕行动时,惊险的一幕发生了:就在侦查员撞开房门冲入室内的瞬间,客厅里一名青年男子如惊弓之鸟跑向卧室。曾建军反应迅速,紧随其后冲入卧室,将扑在床上已经把右手伸入枕头下的男子牢牢压在身下,并拼命按住对方的小手臂。

  在随后赶到的战友帮助下,该男子被曾建军完全控制。掀开枕头,民警当场缴获一支已经上膛的手枪。落网男子交代,枪支随时都在枕头下放着,就是用来对付警察的。正是曾建军的神速反应和过硬的警务素养,才避免了一场枪战。

  后来,在杭州警方大力配合下,躲藏在杭州市萧山区贩毒网的5名下家被一网打尽。

  2020年7月6日,为进一步遏制“金三角”地区毒品渗透入境,堵截境内制毒物品走私出境,全国“红蓝对抗”毒品查缉实战大比武在云南举行。曾建军率绵阳三名查缉队员,组成绵阳参战小组,在中缅边境与四川省其他参战队员团结协作。比意志、比作风、比技能,以不怕牺牲的战斗意志、必胜的坚定信念,在祖国最南边的边境筑起一道阻挡毒品流通的铜墙铁壁。大比武中,四川队在破获案件、抓获毒贩、缴获毒品的数量优势明显,成绩排名全国第一。曾建军同时被国家禁毒委授予“全国优秀查缉能手”称号,三名队员也分别被省公安厅授予“查缉标兵”“查缉先锋”称号。

  军营号角犹在耳畔,缉毒脚步却已踏遍天涯。如今,44岁的曾建军依然风雨无阻地战斗在缉毒第一线,并成长为四川省公安厅战训基地“毒品公路公开查缉”实战教官、“毒品案件侦查策略”理论教官和公安部备案缉毒教官。

  从军人到警察,信仰从未褪色。曾建军说,军人和警察都担当着保护人民、服务人民的重要职责,我为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和现在是一名缉毒警察感到骄傲。(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