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5日电 (王世良 孟杰)8月,漫步在凉山州会东县满银沟镇大坪村,天高云淡,微风拂面,凉爽宜人。目之所及,一片片孕育着丰收希望的农田、一间间错落有致的民居、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一个个勤劳耕作的身影……让人顿感心旷神怡。伴随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纵深开展,整治初显成效,一幅优美、清新、幸福的美丽宜居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现在房前屋后都干净整洁,路边的树木也长得很好,空气也很新鲜,整个心情就很好……”大坪村村民朱兴莲看到这些年大坪村的变化开心地说道。然而在前几年,大坪村却是另一幅景象。

“前些年村子里面的环境卫生很糟糕,大家也缺乏环保意识,塑料袋、废弃物随手乱丢,村子里面也没有像样的垃圾池。”朱兴莲的丈夫宁显安回忆道,“家家户户都把柴到处堆,淋雨之后腐烂的水到处流,空气里面都弥漫着一股子烂木头的味道,很难闻……”
随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大坪村村两委从解决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入手,结合村庄实际,创新环境治理思维,由点及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用心用情着力打造干净整洁的秀美乡村。
大坪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宁显彪介绍,针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村庄成立抓城乡环境整治落实的专班小组,形成“常职干部包片、其余村组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星级考核制度,实行“群众自筹、上级补助、户主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并鼓励全村群众参与环境综合整治;组建了环卫队、村民自主队和公益性岗位;制定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将村组干部工资每月挂20%作为奖惩,由监督委员会主任负责督查和执行。
截至目前,大坪村新建垃圾池4个,投放垃圾箱40余个,聘请6名保洁员,设立1个公益性岗位。
“一个月要进行5、6次大扫除,平时是哪儿脏就打扫哪儿。”大坪村保洁员代成秀笑道,“现在大家觉得环境很好,在这生活很舒服,我就觉得很高兴!”
同时,大坪村还在“点”上工作下功夫。依托村群众会仪、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进一步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在全村范围内定期开展模范评选活动,通过“四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带动村民共同维护环境;同步持续完善村规民约,大力推进“四改”工作,全村上下形成了讲文明、爱卫生的新风尚。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重大民生工程,需要长治久抓。大坪村的变化仅仅是会东县开展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
妙笔绘新颜,美景入画来。近年来,会东县始终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打出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的组合拳,从民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重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清扫、生活垃圾清运、河塘沟渠清理、禽畜养殖粪污等废弃物清除、农业面源污染减排以及道路沿线绿化,全面落实河长制。
会东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攻难点,着力推进美丽乡村由一村美向村村美、由一时美向持久美、由外在美向内在美、由单项美向综合美转变。同时,会东将上述工作与爱国卫生运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等相结合,城乡一体推进,全县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展现出一幅“气象新、面貌美、活力足、前景好”的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景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