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逆行迎战 泸州古蔺法院法警大队连续72小时奋战防汛减灾一线
2021年08月16日 13:1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6日电 (罗畅 夏坤焘)近日,古蔺县遭遇连续暴雨,盐井河上游出现洪水。水库、河水水位不断上涨,多处农田被淹、房屋受损,部分乡镇交通中断,人车被困……古蔺法院第一时间派出84名干部奔赴包保乡镇椒园镇,法警大队作为中坚力量,立即全力投入到防汛抢险救助和服务保障工作中,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当前是防汛关键期,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古蔺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汪小川在干部下沉防汛减灾一线动员会上发出防汛号令,法警大队14名司法干警以“汛”为令,向险而行,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保驾护航。

泸州古蔺法院法警大队连续72小时奋战防汛减灾一线。
泸州古蔺法院法警大队连续72小时奋战防汛减灾一线。

  当晚凌晨,14名司法干警分为7个小组,火速投入到灾害隐患排查、地灾点人员转移工作中,他们深入村组、水库、河流、道路排查险情,疏导道路交通,加强巡逻防范,维护治安秩序,转移受灾群众,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安排好群众生活。

  截至8月11日凌晨6点,法警大队干警通宵开展地灾巡回排查112人次,转移隐患点村民3人,疏通交通淤堵点3个,用忠诚热血守护一方百姓安宁。

  “有人在吗?雨下大了,我们来接你们去安全的地方。”8月11日23:40,椒园镇降雨量三小时内达50毫米以上,椒园镇犀牛村第一书记、司法警察夏坤焘带着队员驱车17公里,马不停蹄地赶往犀牛村4组(小地名芭芼沟)地质监测点紧急动员转移村民。

  在瓢泼大雨中,道路边的乱石不时滚落,干警们手拉肩扛,把阻碍道路的倒塌树木、乱石搬走,把行动不便的老人、孩子一个个扶上汽车。当转移工作完毕时,夏坤焘又立即和驻村干部杨朝宗回头排查,他们拿着手电筒、冒着大雨,敲击铁盆,一户一户排查,确保转移工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情况紧急,村里的路全部被石头堵住无法通行,我们是从马嘶乡绕过去的,那条路是盘山路,下着雨很不好走,但我们必须走,保障群众安全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夏坤焘说起当时的情景虽然有点后怕,但更多的是践行使命的自豪。

  “他们白天顶着烈日查看各村受灾情况,随着降雨量增加,晚上又冒雨继续排查风险隐患点,转移地灾人员,白天汗水干了又湿,晚上汗水夹杂雨水,衣服一直没干过,真是太辛苦了。”椒园镇犀牛村5组村民罗金书说。

  面对严峻的汛情和紧迫的防汛形势,从黑夜到白天,法警大队干警严格执行24小时勤务机制,对各主要路段以及处险情点加强巡查,设置警示标志。一天下来,他们累计巡查路段100余公里,落实响应措施,把雨声当作警报,全面备战、全线临战、全警作战,安全转移地灾点村民12户41人。

  “我们排查都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每天走村入户巡查宣传12个小时以上,虽然有些辛苦,但是想到能让村民们平安度过汛期,我们心里也觉得值了。”第一次参加防汛减灾的干警刘厚诚说道。

  截至8月13日凌晨,警员们已连续奋战在防汛减灾一线72小时,连续三天三夜没有睡过一个整觉,每一处可能有汛情危险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那一抹“蓝”像活动的堤坝,时刻守卫着辖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降雨还在继续,干警们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信念扛起法警“硬核”担当,“汛情不退,决不收兵”是他们服务人民群众的忠诚誓言。(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