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6日电 (记者 王鹏)“肝癌早期由于症状不明显,并不容易被发现,很多患者没有任何不适感,这直接导致大多数一经发现就已属于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主任文天夫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肝癌防治重在早诊早治早筛查。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6-2021年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显示,当前,全球急性感染以及与肝炎相关的肝癌和肝硬化,每年造成140万例死亡。其中在全球每年超过91万的新发肝癌病例中,中国占41万例。

“在中国所有的恶性肿瘤里,发病率排在第5位的肝癌,死亡率却高居第2位,每年死亡病例达39万,由此可见肝癌患者正面临预后差、死亡率高的困境。”文天夫教授介绍,根据统计数据,肝癌切除术后,5年复发率达40%-70%,总体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有12.1%。肝癌之所以可怕,其原因之一是发现得晚,治疗的方法受限。“如果发现得太晚,剩下的肝体积不够,手术也做不了,晚期患者预后不好,也会失去肝移植的机会。”
“从临床上来说,符合《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中手术适应证的初诊病人,最多就只有30%。”文天夫教授进一步解释,也就是说对70%-80%的中晚期患者来说,手术已无法成为首选方案,取而代之的是综合治疗。“一般像我们中心的经验是介入治疗加上靶向药,而在靶向药的选择上除了在按适应证用药的基础上,还要看临床经验,比较它的副作用、药物疗效。根据新版医保目录,目前肝癌一线系统治疗的基石药物——乐卫玛(仑伐替尼)价格在原有基础上大幅下调80%。成都市医保报销比例为50%-75%,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疾病负担,对广大患者也是一个好消息。”
“归根结底,预防肝癌还是要早筛查!”文天夫教授说,筛查是预防肝癌的最好方式,公众可以选择做影像学检查(即超声检查)以及血清甲胎蛋白检查,乙肝患者还可以通过异常磷血酶原(PIVKA)作辅助,这也是一个肝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查手段。
最后,文天夫教授向公众提出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随意熬夜,不随便吃药,最好戒酒,做好筛查,积极进行疫苗预防接种,对于疾病早诊早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