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8日电(张晓东 陈湘全)“你们骑上摩托车上路一定要戴好头盔!”“国家防诈APP安装下载了吗?我看一下”……近日,在四川南充阆中市思依镇大益湾村,该村村支部书记伏三永身穿蓝色的平安巡防员马甲带领该村巡防员进行例行巡防,并对辖区上路的摩托车驾驶员进行安全劝导,尤其是这段时间以来,该村平安巡防队员利用当场天对村民手把手教村民下载安装和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使村民认识到防电信诈骗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
“有了平安巡防队员,我们老百姓很有安全感,而且有什么矛盾和纠纷,可以及时得到帮助!”针对农村基层治安状况松散的现状,阆中市公安局思依派出所发动片区乡镇群众力量组建的平安巡防队伍自从2020年组建以来,就活跃在山乡之间,成为守护百姓平安的安全“守护神”。
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 平安巡防出新路

“在社会基层治理工作中,我们首先是要解决依靠谁,怎么治,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阆中市公安局思依派出所所长陈湘全说道。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被吸到了城镇。目前,农村“地广人稀”“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导致了农村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任务更加艰巨。特别是村(居)换届后,部分(新上任的)村(居)干部对平安建设工作内容不知不熟、方法不懂不会、责任不明不扛、效果不彰不显。
地处阆中西南边界的思依片区,面积近250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6.7万人,而派出所干警只有5名正式干警和7名辅警,面对这样严峻的工作任务和形式,派出所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得到阆中市政法委、阆中市公安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思依派出所决定结合农村乡镇基层政权改革和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对乡村社会治理工作人员进行力量充分整合,挖掘凝振“最强民力”,以“平安巡防队”为载体,构建大平安综合治理格局,在思依片区各乡镇进行充分试点。
全员上阵“组队、练兵、织网”忙

“现在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展“练兵”,把握辖区治理总体形势,有步骤地进行统筹安排,对全片区476名平安巡防队员进行业务指导培训,教会他们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开展宣讲、调处纠纷,怎么样开展巡防,巡防重点是什么,安全生产隐患在哪里,如何上报和处置,交通劝导如何开展,如何跨界联动和应急事件如何处置等。近日,阆中思依片区350余名平安巡防队员参加开训仪式,阆中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辖区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并作了讲话,派出所、法庭、司法所负责人对平安巡防队员开展了法治、纪律、巡逻防控等方面的业务培训,阆中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特巡警大队分别开展了交通劝导、队列训练,这标志着平安巡防队管理进入正规化序列。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平安法治建设能力水平,思依派出所确立了“135”发展思路。“1”即探索一条路径(组队,练兵,织网),组建一支队伍(制度健全,职责明确、敢打能胜),锚定一个目标(治理高效、全域平安、群众满意)。“3”即上好三堂课(政治课、法治课、体技课);提升三项能力(法治能力、安防能力、处置能力);织密三张网络(人力防护网,联勤处置网,技术防范网)。“5”即融合五方力量(党政村居,两所一庭,辖区群众,接壤乡村,域外部门);突出五项职能(巡逻防控,法治宣讲,交通劝导、联动处置,协同保障);落实五项制度(联席会议制,定期培训制,随机督导制,跨区协作制,积分奖惩制)完善五联机制(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形成五多格局(多主体参战、多环节联动、多手段结合、多资源统筹、多层级贯通)
“以前,基层安全防范大多数情况是派出所一家唱独角戏,现在是党政主导、政法协作、公安骨干、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触觉得到最大延伸,相关力量形成了一个整体,共同织密了“三张网”——人力防护网,联勤处置网,技术防控网!”思依镇相关负责人说。
“平安巡防队”在乡镇设置有平安巡防大队,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督察大队长,乡镇长和政法委员分别兼任大队长和常务副大队长。村居设有中队,由村支部书记和常职干部组成,各社设置有平安巡防小队。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平安巡防队员身穿的蓝色马甲给人一种舒适和祥和,他们是平安乡村建设的基石和安全保障,也是党政和派出所的触角延伸,如今这种平安巡防的机制和模式即将在阆中市乡镇全面推广,也受到社会治理界人士的高度关注,阆中市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国杰评价说:思依的这种模式和做法很新很实,对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战意义,对于基层社会治理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