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4日电 (记者 刘忠俊)眉山市生态环境局11月4日通报称,1-9月该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与前三年(1-9月)均值相比,实现PM2.5平均浓度、臭氧(O₃)平均浓度、臭氧污染天数实现下降,空气优良率上升,“小河更净、大河更清”。
2021年,眉山市深入实施生态治理行动、生活污染治理行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等,在岷江(青神段)干支流新增生态浮岛16个,建设生态堤防7.36公里。其中,青神县投入1.33亿元人民币,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新改建城区市政雨污水管道38.5公里、改造老旧小区雨污水管网20公里,进一步提升了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1-9月,岷江悦来渡口(出境断面)与岷江彭山大桥(入境断面)相比,总磷下降10.2%,氨氮下降50%,高锰酸盐指数下降20.8%,实现水质全面改善。”眉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许政称。

眉山彭山区岷江边,一生态园里不时有居民散步和锻炼身体。不远处几栋低矮的白色房子映入眼前,走进一看,原来是一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这是一座全地下式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3万吨/日,服务面积约8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12万人。”眉山碧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发斌称,为解决彭山城南污水处理等问题,当地投资了2.4亿元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于2020年2月试运行。“这是四川省第三座、眉山市第一座建成投运的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地上建绿地、景观公园,出水水质标准执行《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标准。污水经处理后,每天有2000吨左右的尾水被循环利用。”赵发斌表示,与传统地面污水处理厂相比,地埋式不仅能节约一半的用地,还能改善周边环境,最大程度降低了噪音等污染。

近年来,眉山市工业企业生态环境意识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工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该市8个工业园区已建成14座污水集中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规模11.88万吨,配套生态人工湿地278亩,配套管网330公里,日均处理污水量8.8万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眉山市2家制浆造纸企业和1家非制浆造纸企业均正常运行并达标排放,其余造纸企业均关停退出。

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收集处理率较低、治理技术单一等问题,眉山市彭山区的南方家具园区有生产企业53家,涉及喷涂的企业有33家,过去由于工艺技术落后和运行管理不规范,导致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效率较低。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采用最先进的治理工艺,建设共享喷涂中心,实施集中治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去除率达95%以上,为共享治理模式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共享治理,既减轻了企业负担,也让废气治理更有效。”四川锦美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综合负责人蒲华国表示,采用水旋喷淋风柜+干式过滤+沸石转轮+RTO蓄热式热力焚化炉多级处理,治理效率优于单级处理工艺。
眉山市生态环境局表示,下一步将以流域水质改善为重点,推进流域污染治理;以减污降碳协同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以防范风险隐患为重点,加强土壤环境管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