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9日电 (邹立杨 肖鹏)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启动以来,泸州市泸县聚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谋划实施扩权赋能、兴业富民、美丽宜居、均衡优质、强基固本“五大行动”,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为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贡献力量。
实施扩权赋能行动,激发乡村发展“活水源”
集约化扩权。探索“基础+定制、站点+机动、全科+专业、规定+自选”的“4+”乡镇扩权赋能模式,推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化制定、系统化下放、标准化运行,逐步实现“就近办、一次办”。

市场化运作。坚持市场化理念,组建振兴乡村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整合国有资本中的农业农村业务,支持供销社、村集体企业参股,打造服务“三农”、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
社会化保障。通过国有企业投资运营,率先推动6个镇干部周转房建设,投资8680万元,建设干部周转房429套,建设面积15015平方米,解决了基层干部周转房保障问题,激发基层干事创业激情。
实施兴业富民行动,稳住乡村产业“压舱石”
“三村连片”示范。坚持以经济区理念编制村庄规划,选择地域相连、产业相似的玉蟾街道龙桥社区、福集镇鱼目村、喻寺镇谭坝村编制“三村合一”村庄规划,示范带动全县乡村规划编制。
“三产联动”兴业。科学确定粮油、生猪、水产、龙眼等“4+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扎实推进世界晚熟龙眼优势核心区扩规增效,成功打造覆盖4村11社的云龙万亩龙眼荔枝产业园。因地制宜发展优质农产品加工,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进农文旅融合,创成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各1个,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三社融合”强村。深入实施“三社融合”省级试点,探索“供销合作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集体资产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三社”融合发展模式,组建全市首家村级供销合作社——泸县喻寺镇谭坝供销合作社,建立新型基层供销社2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入社率达100%。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化服务,经营服务总额1.88亿元,盈利94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730万元,形成“农民得实惠、村集体得效益、供销社得发展”的三赢格局。
“三变改革”富民。深入推进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清理村集体资产27.66亿元,确定成员94.51万人。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实践路径,建立农民利益联结机制。2020年,泸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885元、增长9%,农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实施美丽宜居行动,铺展乡村建设“新画卷”
宅改引领创新探索。深入实施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着力宅基地制度改革创新,实施“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成功颁发全国首批农村不动产登记证,确权率达97%;采取分类处置、有偿退出、有偿使用等举措分类解决一户多宅、超占面积等问题,腾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2.27万亩,为土地管理法修订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五网联动”提档升级。在农村水、电、路、管、房五大基础设施领域专班推进、超前发力,在全省百万人口大县中率先实现“社社通”水泥路和“村村通”公交全覆盖,14个镇实现“共饮长江水”,农村唯一居住土坯房全面消除,创成卫生乡镇国家级4个、省级13个,创成省级美丽宜居乡村120个。
“四个全域”补短强弱。泸县科学规划供水、供气、电力升级和道路改善“四个全域”工程,持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确保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实施均衡优质行动,拓宽乡村惠民“服务圈”
探索“县域医共体”农村卫生健康服务。大力发展农村卫生健康事业,同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国家级试点、全民预防保健,同步打造县人医、县二人医、县中医院三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镇级医疗机构全面提档升级,成功创建全国疾病防控先进单位、全省免疫规划示范区,县人医创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探索“名校集团”式农村义务教育办学。依托泸县二中教育品牌龙头带动,创新“名校+”模式,探索学区制管理机制,构建“1+N”初中教育共同体,持续打造泸县一中、二外、梁才、四中、五中、城北中学六大初中教育共同体,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
探索“润物无声”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采取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农民演艺等方式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泸县农民演艺网”创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泸县创成首批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省级龙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县305个村(社区)全覆盖设置“新三会”,吸纳本地德高望重的贤人能人组建“新三会”队伍,打造县、镇示范点60个,以治理大操大办为切入点,革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淳朴民风、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正在加速形成。
实施强基固本行动,锻造乡村治理“火车头”
走村串户、搭桥铺路。充分结合脱贫攻坚帮扶,创新开展“千名干部、政法干警、教师、医生进万家”活动,畅通党群干群沟通渠道,拓展形成“走进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主题教育品牌。
微治探索、典型示范。积极探索“分格治理、分类服务、分项积分、分片发展”微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共商共建、互帮互助、共治共享”的善治乡村新路径,创新做法获得中办专题调研高度肯定。
党建引领、五治共融。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1+N”基层治理模式,推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整合公安天网、综治雪亮工程、智慧城管等路径,接入交通运输和道路安全等数十套视频系统,打造全县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健全完善县镇村社四级应急联动响应机制,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泸县,获评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