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赋能高质量发展 农行四川分行为全川制造业保驾护航
2021年12月11日 15:3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1日电 题:赋能高质量发展  农行四川分行为全川制造业保驾护航

  作者 贾鸿燕 王岚 文静怡 郑川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兴国之器,做优做强制造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以下简称“农行四川分行”)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积极响应信贷政策指导和监管引导,充分发挥国有大行“头雁”作用,加大资源倾斜,提升服务层级,推出一系列差异化创新措施,收效良好。

农行支持的国机重装生产现场。 杨佑刚 摄
农行支持的国机重装生产现场。 杨佑刚 摄

  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需求的堵点和痛点,持续为省内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截至今年10月末,该行今年已累计新增投放制造业贷款288亿元。

  高位推进:瞄准产业集群对接融资需求

  着眼顶层设计。农行四川分行围绕制造强国建设五大工程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建设先进制造强省战略部署,组织团队梳理四川“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制造业发展的相关部署,于今年6月6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了举全行之力,支持省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并把服务制造业质效纳入综合绩效考核体系。

  加强产融对接。该行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基建四大重点领域,按照“政府支持、有融资需求、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圈定重点企业,按照“符合‘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特色化’要求、能够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圈定重点项目,与四川制造业百强企业一起,形成融资信息对接“三张清单”。

  上门问需问计。该行专门组建由分管行长牵头、前后台部门协同配合的柔性服务团队,联合省内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专家库,共同开展“三访三问三送”服务,即:深入制造业行业访店、访企、访园区,向制造业企业问需、问计、问困难,主动上门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精准对接制造业融资需求。

 农行支持的某医疗企业生产车间。 罗彦阳 摄
农行支持的某医疗企业生产车间。 罗彦阳 摄

  倾斜资源配置。在农总行下达的制造业信贷计划内,该行建立快速审批通道,优化授用信管理策略,优先安排信贷规模,充分保障制造业企业(项目)资金需求。兼顾总量增长和结构调整,注重在贷款投向和结构上优化。

  到今年10月末,全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在全部制造业贷款中的占比较年初提升5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行法人贷款增速11个百分点。

  贴身伴随:发挥集团优势服务生命周期

  据介绍,农行四川分行联合农银国际、农银投资等集团子公司,积极参与重大产业化项目金融支持,服务重大支撑性、战略性项目和新经济产业链项目。根据客户需求,开展本币与外币、法人与零售、资产与负债、传统与创新等集合服务,真正实现由“做业务”向“做客户”转变,积极为制造业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支持全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符合国家产业布局、技术改造方向、消费升级趋势以及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该行推出“融资+融智+融信”综合服务,积极支持其在技术升级、绿色发展、智能转型、供应链创新等方面的金融需求。

  四川某大型制造业公司进入新旧产能调整、新旧技术升级的关键时期,急需大额融资支持。农行四川分行迅速组建四级服务团队,上下联动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综合融资方案。

  在农总行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以来该行已发放并购贷款11.4亿元,发放流动资金贷款2.5亿元,提供信用证等各类融资业务服务3.4亿元,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了金融动能。

  打造“新火计划”专属品牌。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成都要打造“科技中心”的定位,该行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面向中小科创型企业,特别是已上市、拟上市或有上市规划的企业,专设“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从“投”“贷”“服”三个方面发力,与券商、优质创投、专属基金等金融同业精诚合作、优势互补,为新经济企业提供孵化、培育、上市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今年上半年,全行科创企业贷款增速50%,位列农行系统第一。

  某科技创新企业成功实现A股IPO,在其10多年的成长历程中,主要结算业务一直在农行办理。基于长期良好的业务互动,得知该企业启动上市规划,农行立即开展咨询服务:针对其战略发展方向,为其提供长期融资方案,通过中期流贷和项目贷款等品种满足不同融资需求;针对该企业子公司众多、资金归集划转频繁的情况,定制了“资金管理”服务方案;通过银企直联平台,解决了其内部资金实时划转等需求难题;针对企业高管层和员工,又定制了私人银行、集团e贷、个人理财等零售金融服务方案。

  产业延伸:立足本土特色扶持“川军”做强

  作为新希望、通威等民营制造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银行,农行四川分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扶持制造业百强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集团、大企业,依托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链增值服务的生态系统,推动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促进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生态链。目前,该行百强企业合作覆盖率已超80%。

  在传统饲料行业,农行四川分行对新希望、通威、特驱、铁骑力士等重点客户的饲料加工贷款余额已超55亿元,并利用成熟的数字化科技,加强对其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农户等行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

  以新希望六和为例,农行依托企业“产融平台”,创新上线供应商、销售、押金贷等4类线上场景,实现上下游客户对接。目前已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客户103户,累计发放贷款6.9亿元。

  为擦亮川字品牌,该行积极支持川茶等制造产业,专项制定了川茶行业支持政策,重点支持以雅安、乐山、宜宾、广元等为主的茶叶种植区,发放贷款6.2亿元,利用差异化转授权做实茶业金融服务。

  在宜宾,农行为川茶集团制定了“固贷+流贷+产业链融资”的个性化服务方案,既满足了企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也帮助产业链上小微企业及茶农增产增收。

  此外,该行还在客户准入、担保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先后推出了“川菜贷”“蜀锦贷”,积极支持四川特色调味品和蜀锦绣品公司做大做强。

  据了解,该行为某川酒名企定制推出“川酒商e贷”,主要依托“农银e管家”“数据网贷”两项定制化产品,着力解决企业下游异地经销商融资难问题。截至目前,共为经销商提供信用贷款12户,累计投放金额1073万元。

  创新提效:发力线上产品优化金融供给

  针对制造业企业“产品走出去、资金引进来”的外向型融资需求,在通过流动资金贷款、国内信用证及结售汇等方式进行支持的同时,农行四川分行还与10家境外分支机构开展合作,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信贷支持辖内制造业企业超150亿元。

  该行积极向客户传导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引导客户运用外汇衍生产品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锁定人民币兑换金额超19亿美元。同时,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在业内首创研发“跨境e通”,为客户办理跨境批量付汇,单次节约时间超过20小时,有效化解了客户使用银行线下支付方式办理业务时间较长的痛点。

  与此同时,该行还积极服务电子制造业龙头企业,全力推动外汇业务便利化政策传导落地,开展业务流程优化,配套“一户一策”实施方案,提供专业政策咨询,进一步减轻制造业企业负担。

  在与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合作中,农行创新推出“e账通”业务,依托应收账款管理服务平台,以“e信”为应收账款电子债权凭证,为该公司授信1亿元,通过授用信增加供应链条上核心企业获得农行信贷资金的可能性,为其供应链上企业办理“e账通”3000万元,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降低融资成本。今年以来,农行已为该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5.62亿元。

  据介绍,该行探索与第三方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合作,加快发展线上供应链融资业务,推广农行“链捷贷”产品。针对某大型白酒集团扩展产业供应链、提升资金周转率的需求,将“链捷贷”产品内嵌到其资金运转体系中,通过经销商销售订单实现“贷款申请-放款-还款”的全线上操作,让上下游小微企业足不出户“随借随还”。

  一位来自山东的经销商代表陈兰芳说:“根据订单和历史交易数据就能获得融资,多亏农行帮忙。”今年以来,该大型白酒集团的“链捷贷”业务注册客户325户,投放规模已达6.2亿元,共惠及289家供应商。(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