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安州区纪委监委:着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让群众“心声”有“回声”
2021年12月13日 16:2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3日电 (毛婧  顾艺然)近日,在绵阳市安州区黄土镇平桥村6组的一片树林,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在为村民赵代军家的小块林地进行免费测绘。

安州区纪检监察干部向申请办证的群众进行回访。 顾艺然 摄
安州区纪检监察干部向申请办证的群众进行回访。 顾艺然 摄

  “辛苦测绘员,太感谢你们了,为这点小事,前前后后跑了几次,这下就等着领‘本本’了。”村民赵代军在签字确认测绘结果后,向前来查看测绘进度的纪检监察干部连连道谢。

  “纪委同志,我家还有几亩林地,有资格申请测绘吗?”看着赵代军如此顺利地办到林权证,围观群众也连声问道。

  “可以的,大家有需求可根据测绘员发的宣传单按程序申请,行动不便或者看不明白的群众还可以请村干部代办,如遇不作为、乱作为等情况,可以随时拨打区纪委的举报电话。”纪检监察干部认真答复。

  据了解,今年以来,安州区坚持“群众有诉求、纪委有督促、部门有行动”,通过万名党员入村入社走访找问题、千名干部尽职尽责解难题、百名纪检监察干部实地勘验问成效,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小块林地办理林权证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以前嫌自家林地太小对办证没有上心,结果砍伐时又需要林权证支撑,现在两三亩林地测绘费就要几千,办证不划算,不办又砍不成……”今年8月,类似问题就收集汇总了近20条,大家把矛头指向自然资源局。然而,自然资源局也有苦衷。

  前两年大规模办理林权证时,有些群众不愿意办。有些群众只办了大块的林地,把房前屋后一些小林地遗漏了。还有些小林地四至边界不清,遗留问题未解决无法办理。随着林地管理越来越规范,一些未办证的林农想间伐部分林木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就被搁置。

  “刚开始仅有一两名群众反映,我们也实地排查了一圈,大部分群众办证意向不大。”自然资源局林权类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张伟介绍,收到问题后局党组就及时商议对策并向上级反馈,但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林权类不动产登记测绘(含权籍调查)项目必须走招标程序,并且要根据群众实际需求编制合适的方案,按照程序逐步推进,因而让群众误以为“没作为”。

  了解情况后,安州区纪委监委一方面向自然资源局、财政局、千佛镇、黄土镇等相关单位、乡镇发出督办函,在落实好管辖范围内小块林地摸排、资料准备的同时,依法依规加快测绘项目启动。另一方面,安排走访干部带上小块林地林权证申办须知,加强宣传,增强群众办证意识。10月中旬,测绘项目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已为101户群众办理了林权类不动产登记。

  问题解决了,对于类似情况也要举一反三。围绕农村自留地、荒坡、塘堰等资产权属问题,安州区纪委监委督促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和所有乡镇、村组要建好台账明细,对存在边界争议的情况及时化解,让群众把更多的精力和资产投入到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去。

  “这7块小林地,间伐后木材可以得5万元左右收入,林间种上黄连、重楼,3到5年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比打工安逸。”拿到林权证的高川乡茅香村1组村民李本龙乐呵呵的说道。

  安州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区纪委监委将把主动收集群众诉求、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作为常态化工作机制,以主动监督、精准查找、及时督促、准时反馈、跟踪问效等方式,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