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达州宣汉:为纪检监督装上智慧“天眼”
2021年12月13日 19:3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3日电 (张平 张浪)“在线交办监督任务,发现问题在线录入,并根据问题整改时限设置红黄灯报警,有效督促相关单位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反馈。”13日,达州市宣汉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管真筝指着电脑屏幕上的监督工作平台管理后台介绍道。

  监督是纪检监察的第一职责。三公经费、节前“四风”、营商环境、疫情防控以及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等等,纪委监委都要制定大量的监督检查方案,并安排纪检组织、纪检干部或相关专业人员开展监督检查。检查之后又面临着一大堆监督检查报告、问题台账、整改台账,收到的资料堆积如山,有时还因为人员调整或工作岗位的变动,让查找这些资料变得相当困难。如何将这些纷繁复杂的各项监督检查变得条理清晰,同时又能让各项监督检查的结果变得可视可追溯?今年初,四川达州宣汉县纪委监委创新建立的智慧监督工作平台给出了答案。

  为切实督促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履职尽责,宣汉县纪委监委紧跟发展“潮流”,借助党政网内网系统,引入“大数据”手段,创新搭建智慧监督工作平台,采用“监督项目库”、“监督纪实库+问题库”、“政策法规库+监督人才库”的“1+2+2”模式,在线向各级纪检组织分派监督任务,实现监督任务在线分解、责任落实在线监督、工作进度在线掌握、日常工作在线管理、整改复核在线评定的无缝衔接,确保监督结果更加精准,监督成效更加可视。

  “日常监督有没有开展?开展的情况怎么样?问题症结在哪儿?”智慧监督工作平台中的日常监督纪实,采用“一周一报,一地一档”的管理模式,利用大数据监督的痕迹化、可追溯特性,督促37个乡镇(街道)纪(工)委和18个派驻(出)纪检监察组时刻守好自己的“责任田”。

  监督平台管理端根据监督任务设置了完成时限,超过时限,平台使用端就会收到系统预警,监督任务栏的颜色会自动变红。“以前每次安排监督任务,总要通过印发文件等方式送达,还要在临近任务完成时限一一打电话催促,现在有了这个平台省事多了。”管真筝显得一脸轻松。

  另外,平台管理端工作人员根据分析汇总各地日常监督情况,实时调整监督重点及策略,真正让日常监督变得“有的放矢”。

  在对纪检组织履职尽责情况进行在线跟踪的同时,对发现问题进行督促整改是纪委监委开展监督检查的初衷。全县各级纪检组织针对领取的监督任务在线录入发现问题,管理后台再根据问题落实整改责任单位及整改时限,发送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在线录入。

  一大早,峰城镇纪委书记王廷就来到仁义村,针对智慧监督工作平台反馈的关于该村饮水质量的问题,召集村干部研究整改方案,制定整改措施。他直言,智慧监督工作平台就像一张无形的监督网,能够精准高效的督促基层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落实,为基层监督装上了智慧“天眼”。

  针对“问题库”收集监督检查移送的问题和问题线索,管理后台通过大数据分析,适时建议对存在较大廉政风险的单位及相关人员进行约谈,或对问题多发的单位建议县委巡察机构开展进一步巡察,对整改进度缓慢、敷衍塞责的单位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增强了监督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后台对发现的问题线索移送案管室统一管理并开展进一步核实。

  据悉,自智慧监督工作平台运行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点对点指向性发布监督任务41项,开展监督检查1000余次,发现问题1316个,均通过平台推送给各问题单位并督促整改到位。(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