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剑阁县推广大豆+玉米兼容发展 开启“一地双丰收”模式
2022年03月11日 11:3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1日电 (蒲妍如)“2米5开厢,玉米行与第一行大豆之间的距离必须要保证60公分,大豆我们一般种4路,大豆与大豆之间的行距保证在30公分,株距保证在7到10公分左右……”3月10日,在广元市剑阁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暨春耕生产现场会上,来自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刘卫国正在给全县各乡镇负责人、公兴镇村民讲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剑阁县推广大豆+玉米兼容发展。
剑阁县推广大豆+玉米兼容发展。

  位于川东北的剑阁县是粮油大县。去年,剑阁县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广元市第一。公兴镇地处剑阁西南边陲,是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的一部分。2022年,公兴镇规划种植面积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

  站在公兴镇宝龙村田埂边,远远望去,一条条覆盖好的地膜宛如长龙有序俯卧在田间,“玉米套大豆稳粮又增收”的标语格外醒目。随着隆隆机声,两台机械分别演示了大豆玉米套作和间作的种植技术。

  与会人员一行走进田间地头,参观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点位,并听取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发展、关键技术和种植效益等情况介绍。

  随后,四川农业大学刘卫国教授针对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对参训人员进行了系统的技术培训。“和往年的种植方式方法不一样,但通过专家技术指导,感觉玉米套种大豆这个也不难,我今年计划种5亩,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收成肯定会比往年高。”宝龙村村民赵树欧介绍了种植计划,心头充满希望。参训人员也纷纷表示通过专家的授课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学到了更多实用技术。

  近年来,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破传统种植模式,提高粮油作物种植效益,剑阁县开始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这种种植模式集种养结合、高效轮作和绿色高效于一体,克服了传统大豆玉米间套作田间配置不合理、难以机械化、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新选择,真正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双赢。

  “抓大豆和玉米生产就是抓粮食安全,这是一项政治任务。我们要跳起摸高、自我加压,完成10万亩目标。”剑阁县委书记杨祖斌对于大豆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表示要开展全县产业振兴“大比武”,29个乡镇每季度召开流动现场会,晾晒红黑榜,排位通报,比学赶超倒逼完成复合种植任务。

  据悉,2022年剑阁县确定了“3311”工作思路,将在全县建立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集中种植示范区3个,核心示范片不低于3000亩;各乡镇建核心示范片30个,每个示范片不低于300亩;全县示范面积不低于10万亩;集成1套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农机农艺推广技术;建成1条大豆全产业链。形成县有万亩示范区、乡有千亩示范片、村有百亩示范点(片)的格局。(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