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4日电 (王易 黄建伟 梁孟)连日来,在四川泸州合江县白米镇的稻虾共育基地热闹非凡。如今虾塘里第一季小龙虾已经打捞完成,机械与人工配合在秧苗地与虾塘之间忙碌着,进行稻虾共育错峰生产。
在白米镇史坝村稻虾共育示范基地,石廷明家庭种养殖农场的虾塘中已经没有了小龙虾的身影,趁着新一批虾苗还未投放,十几名工人正忙着将秧苗从育苗田里运到重新翻耕好的虾塘中进行栽种。
他家农场去年冬月就已经进行过第一次投苗,到四月份初,头批虾已经起完。等这波插秧结束后一个月,农场再投苗进行第二次养殖,预计能够在收稻谷之前全部成熟。
石廷明是去年底史坝村从外地邀请回来的稻虾共育种养殖大户,为了响应巴蜀鱼米之乡建设的号召,史坝村积极动员村里的干部群众参与到稻虾共育循环种养模式中来,通过“村集体+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分步骤、规范化实施稻虾共育试点。

据白米镇史坝村党总支书记杜红强介绍,史坝村全村共流转土地120余亩,有40余户农户参与了稻虾共育模式。这个模式很成功,为参与的农户们都增加了不少收入。“明年我们将大力推广这种模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巴蜀鱼米之乡建设,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史坝村是白米镇大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白米镇依托平坦地形和肥沃土壤的优势,抓住巴蜀鱼米之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契机,稻、鱼、虾、蟹种养规模超万亩。当下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时期,百米镇上下正在全力抢抓春耕生产,保障粮食丰收。
截至目前,白米镇1万余亩稻鱼共作已经完成插秧、投苗6000余亩,剩下的预计本月中下旬可全部完成,估计可出产优质的有机稻谷五千余吨、绿色小龙虾800余吨,保障群众丰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