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市地志办做好名镇名村志编纂 助力传承乡村文化根脉
2022年05月31日 16:2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31日电 (唐倩)“去年成都市地志办全市共完成22部年鉴的编纂出版工作,去年12月31日,成都市8部综合年鉴在第八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中受到表彰,其中特等奖2部,一等奖1部,二等奖4部,三等奖1部,获奖等次、数量均创历年年鉴获全国大奖新纪录。”31日,在成都市召开的2022年度全市地方志工作会上,总结了2021成都市地方志工作。除了年鉴成果颇丰之外,2021年,成都市地志办在依法治志持续完善,名镇名村志编纂、方志资源开发、方志文化宣传推广、方志馆建设等方面工作都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会议现场。(成都市地志办 供图)
会议现场。(成都市地志办 供图)

  据了解,成都市地志办高度重视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其“成都方志”抖音官方账号深受群众喜爱,目前粉丝数突破126万,播放量超2亿,在发布地情、宣传方志文化方面成效显著。积极开展纸质地情文件电子化项目,打造集存史与阅读于一体的大众化科普平台——“嗜志阁”微信小程序,深受专家学者和方志爱好者欢迎。

  成都市地志办还积极助力社区建设。先后举行两批次“成都微方志馆”集体授牌仪式,建立天府新区麓湖国际社区等30余家“社区微方志馆”,“成都微方志馆直接服务基层社区群众,累计配送党史类、地情类书籍1000余册,赠送《成都精览》《我的成都》《微e成都》《新说四川方言》等方志精品读物3000余册。”成都市地志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称,以微方志馆为载体,经常性开展方志文化宣传活动,辐射社区居民数十万人,极大地提升了方志文化在社区居民中的影响力。

  为了和声唱好“双城记”,成都市地志办与重庆市地志办积极进行衔接沟通,稳步推进年度资料交换,联合开展宣传推广,合作提升方志文化认同,切实助推双城经济圈建设。献力建强“都市圈”,与德、眉、资三市签订《同城化资料库共建协议》,共同组建方志研究交流平台,联合开展年度培训、对标学习和片区交流等活动,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助力提质幸福城,广泛开展方志文化“七进”(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活动,年内将新建60个“社区微方志馆”,组建方志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方志文化覆盖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按市地志办要求分步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突出抓好名镇(街道)、名村(社区),特别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具有全国、全省影响、特色突出的名镇(街道)、名村(社区)志编纂,加强“三个一工作”目标绩效管理,助力传承乡村文化根脉。

  “今年,我们将推动出台《成都市地方志事业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在全面总结二轮修志经验的基础上,靠前开展三轮修志的各项前期工作。严格落实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年内公开出版的要求。”成都市地志办相关工作人员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