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青川退休干部发挥余热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2022年09月02日 17:2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日电 (何智慧 周光虎)今年以来,广元市青川县立足资源优势,以“公园城市”建设为契机,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依的美丽新城。青川县退休干部袁余先等人发挥余热,不辞辛劳为建设公园城市出谋划策、四处奔走,为青川建设发展贡献“银晖力量”。

  “青川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留下了大量红军时期的战斗遗迹,我们要让革命的历史和精神在这里代代传下去”。余先是青川县老促会会长、县城区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书记,在老促会有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作为一个青川人,他对故土的红色历史十分了解。从2005年起,袁余先在调研全县红色文化时就感觉青川的红色革命故事虽然多,但并没有得到深度挖掘,便萌生了在县城建设红色文化公园想法。袁余先说:“5.12大地震改变了青川的发展进程,我又因职务变动等原因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建设想法,这件事就暂时放置了下来。”

  “本以为自己退休了人微言轻,没想到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同我们恳谈,不仅采纳了我们的建议,在项目建设中还赋予重任,我们感到责任重大,能为家乡建设再出力也十分欣慰。”当青川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的发展战略,让袁余先看到了建设红色文化公园的曙光,他和部分老同志随即找到县委反映自己的想法。

  袁余先说,建设红色文化公园的建议能得到县委主要领导同意,一是经过多年酝酿意见较为成熟,二是符合当前全县发展建设规划。按照规划,青川县计划打造“一区三园三谷三线”的空间格局,红色文化公园就是“三园”之一。关于园区建设内容,经过多次思考、反复修改,确定了四个主要工程:一是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革命英雄纪念碑,二是建设具有历史传承意义的纪念馆,三是迁移重建烈士陵园,四是配套乡村振兴发展区域。

  随着项目建设推进,袁余先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重要。红色文化纪念馆是青川红色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项目,但青川的红色文物官方保存量不足以支撑展出需要,袁余先主动挑起了馆藏征集的重任。为此,他发动县城区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的老同志们和各老促分会的老干部们到乡村去搜寻红色遗迹和文物。同时,积极做群众工作,希望他们提供线索,捐献文物支持青川发展。今年的天气异常炎热,袁余先等人依然不惧酷暑,常常整天都在乡村奔走。同时县城公园城市建设中一部分群众理解不到位,对施工加以阻挠,袁余先等老干部又亲自上门做工作,协调各部门和群众坐下来进行沟通,解决了养殖场搬迁、群众土地征用等多项纠纷,赢得了各方面的尊重。

  作为老党员,袁余先深知建好党支部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在担任青川县城区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书记后便着手统一党员思想,规范支部运行。支部定期在每个月13号召开学习活动,学习政策文件,传达领导重要讲话精神,交流正能量作用发挥情况,要求每年度每位党员提出至少一项发展建议。支部党员在这样的氛围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老党员马仲富说:“我们通过支部学习促进党员自觉进步,促进了成果交流。很多老党员传阅搜集的红色文化资料,订正了部分错误,大家讨论工作时还会点评各自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在县城建红色文化公园是我的期盼,但建公园的目的是传承好红色文化,让后人们永远记住先辈们的牺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袁余先始终认为,革命精神需要传承,红色信念要从娃娃开始培养。为此他多方争取资金在青川各个学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大力宣传青川的红色故事,动员社会力量进校园帮助困难儿童家庭。经过多年努力,袁余先先后争取到上百万各方面资金帮助数千儿童顺利完成学业,省老促会授牌青川县蒿溪民族学校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在此带动下,红色文化走进了青川的每一所校园。

  袁余先说:“退休干部颐养天年虽然是应该的,但我们还有能力做一点事情,就可以继续发光发热。干到自己干不动了也不担心,后面会有人补上的。”

  青川的红色文化公园选址在高家梁,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青川县城,袁余先经常登上这座山看工程进度,也看夕阳下的县城。夕阳下的青川红霞笼罩,但在袁余先心里,另一种红色照耀青川,才是最美的风景。(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