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广元昭化稻田养鱼敲开致富门 “一水两用”丰收加倍
2022年09月14日 19:4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4日电 (杨黎明)打谷子、逮鱼儿……连日来,在广元市昭化区磨滩镇中华村,当地村民忙碌的收割着“王家贡米”,稻谷收割后,再捕获稻田的鱼。

  “普通的稻谷销售价格在1.15元左右,而稻鱼共养的有机稻可以卖到2.2元。”村民马先生乐呵呵地说,“收入比原来高得多,谷子收了后,田里的鱼也能卖上好价钱。”

  在“稻渔共生”的模式下,鱼为水稻除草、除虫,水稻为鱼提供生长的饲料,可以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既稳定了粮食种植面积、又可提高水稻品质。同时,通过建立稻渔共生的生态循环系统,稻米的品质也得到提高。

  据悉,“王家贡米”原产于今昭化区王家镇,因其米粒细长、晶莹饱满,口感黏而不腻、油润爽口,香味浓郁、隔日剩饭不返生,富含钙、锌、硒等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素,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大米高1—2倍,一度被列为皇室御用贡米。

  近年来,昭化区以推进粮油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行“公司+专合社+农户”发展模式,通过政策推动、企业引领、大户带动,加快推进“王家贡米”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目前,山区稻渔综合种养已成为昭化区农业“5+3”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去年,昭化区推广山区稻渔种养2.5万余亩,成功实现“亩产900斤优质稻,200斤生态鱼”,优质稻谷售价达到4元/公斤,亩均收入达到3400元以上,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一季田收益反超二季田。(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