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4日电 一场秋天盛会的在成都平原渐次铺开,整个“天府粮仓”处处洋溢着欢庆丰收的喜悦。9月23日,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成都市新津区的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以下简称“农博园”)启幕。渔光一体、智慧稻田,各个展区处处体现着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体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气象。

本次展览展出的现代农业示范项目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四川德科智慧新能源、四川蜀电集团有限公司、通威股份三家企业联手打造的“渔光充储”一体项目。该项目以天府农博园为依托,积极探索“新能源+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围绕德科新能源数智能源创新技术、蜀电集团新能源产业转型和通威数字养殖技术,构建水产养殖全过程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远程化、自动化、智能化、环保化的现代水产养殖模式,将对新津辖区内8000亩水面及成都周边更大范围水面的养殖首先起到直观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也为全国智能渔业和智能光伏、渔光储一体模式的运营提供解决方案。真正实现长久、可持续的渔光一体诗意浪漫。
通威光伏系统在白天光照良好的时候利用光伏发电,电能自发自用,剩余的电量通过电池储能系统进行存储,同时,在夜间用电低谷时,可将市电通过电池储能装置进行储存,在光照资源不足或者用电高峰时期将电能释放,减少对电网电能的消耗,解决了对光伏发电时效性缺陷问题,真正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据德科新能源公司产品总监介绍,这类渔光一体模式,其实在专业领域被称为“新型电力源网荷储智能微网”,“源网荷储智能微网创造性的将光伏新能源发电、电网、储能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真正实现‘鱼、电、环保’三丰收的崭新发展模式,不但直接推动我国水产养殖的转型升级,还大大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推进我国能源革命进程和智慧用能。”
储能在电力系统中主要作用是削峰填谷、稳定电网运行,提高电网运营效率和质量。这也是光伏目前也要破解的一大核心问题,产业发展,政策先行,仅今年上半年就有多项新型储能政策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明确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公布了储能技术路线图;《“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成为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核心指导方案。

在农博园通威渔光一体项目,为了充分发挥项目未来的示范作用,德科新能源自主研发了智慧能源大数据平台,实现光、储、充数据化一体管理,该大数据平台采用智慧物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新技术,对养殖基地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行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据化能源画像,可有效监测基地电、水、燃气、蒸汽及压缩空气等各类能源的消耗情况。同时,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和趋势分析,帮助养殖基地针对各种能源需求及用能情况、能源质量、产品能源单耗、各工序能耗、重大能耗设备的能源利用情况等进行各项分析。实现一屏统观、全面分析、一屏直管的高效管控模式。为能源管理和用能企业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挖掘节能潜力,也能节能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支持。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农业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方向也将势在必行。而渔光一体,将光伏发电与现代渔业有机融合,形成一、二、三产完美融合的现代化智慧渔业示范园,实现多产业的互补发展。无疑是未来经济和社会需要更多的产业融合模式,也是本届农民丰收节的展示亮点和重要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