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4日电 (周韵)“小区大门外车辆乱停乱放,可以向交警部门反映。”“针对业主遛狗不牵绳行为,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近日,在绵竹市剑南街道公园壹号小区老党员工作室里,几名老党员围坐在一起,就近期业主反映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力争把群众烦心事化解在“家门口”。

为引导离退休党员干部队伍向社区、小区延伸,今年8月,剑南街道以公园壹号小区为试点,推行“离退休干部党建+正能量活动”工作模式,成立了老党员工作室,号召小区里的老党员参与到疫情防控、安全宣传、收集民意等小区治理工作中,实现了群众需求和党员志愿服务的无缝对接,构建起了小区基层治理新格局。
老党员搭起沟通“连心桥”
近日,老党员王忠良手拿宣传单,在小区内宣传防疫知识,一旁的业主见状立马围了上来,热络地和他攀谈起来。有人反映二期业主停车困难,有人建议清理绿化带内垃圾……王忠良拿出随身携带的纸和笔,将大家的意见建议一一记录下来。

“我今年60岁了,退休后没啥事,就来小区当志愿者。”加入老党员工作室后,王忠良对小区治理工作特别上心,面对问题,他总是耐心分析、用心解答。“有了这个平台,我不仅找到了归属感,还能为小区治理出谋划策,感觉很有意义。”王忠良说。
要想工作开展好,制度保障少不了,在老党员工作室的墙壁上,一系列规章制度详细介绍了工作室的职责:政策宣传、帮难扶困、化解矛盾、帮扶青少年。工作室通过坝坝会、微信群等渠道,定期收集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为居民解决烦心事。同时,开展特色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前不久,老党员工作室负责人张正芳在走访中了解到,个别居民有高空抛物行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大家都盼望着早日治理。她立即带领老党员们挨家逐户进行宣传,引导居民摒弃陋习。如今,在“老党员工作室”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到小区治理中,共同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贴心服务获居民点赞
每个月25日是老党员工作室开放接待日,不少居民主动找到张正芳以及老党员们反映问题、倾吐心声,并得到了他们的回应。
“老党员们个个都热心,即便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也会想方设法给居民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们的烦心事越来越少,幸福感越来越强。”居民周女士说,在老党员们的示范带动下,小区居民的精神面貌大为改善,和谐共建的氛围日益浓厚。
10月10日上午,在公园壹号小区门口,老党员工作室开展了“弘扬法治精神共建文明社区”法治宣传活动。老党员们通过设立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向过往居民发放老年防诈、爱护环境等宣传手册,引导居民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大家纷纷点赞。
据悉,自老党员工作室成立以来,已吸纳小区20余名老党员加入其中,为居民解决了10余件涉及物业服务、文明养狗、用水难题等方面的实事,并开展了多次普法宣传、文明实践等各项志愿活动。
看着小区发生的显著变化,居民们脸上乐开了花,老党员们更是感到无比欣慰和荣光。“能够为居民办实事,这是共产党员的职责,我们乐在其中。”老党员李德英表示,他们会继续发挥余热,贴心服务居民。
“老党员工作室是建设在群众身边的服务阵地,它能够通过专人负责的方式,以‘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把群众的实际难题解决在实处。”剑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老党员工作室持续有效开展工作,他们还将安排专业社工站一对一指导、策划、辅助老党员工作室活动的开展,确保打通服务邻里居民屏障壁垒,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