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戴德梁行:“绿色金融”将为经济带来可持续发展机遇
2022年10月14日 20:1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4日电  日前,戴德梁行受邀参与“公园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分享从绿色金融政策背景、资本市场角度看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是我国能源消费三大部门,其减排潜力巨大;因此推行绿色建筑势在必行,从短期来看,其建设投入成本大于传统建筑,但从长远利益看无论对环境、居住性、收益、社会价值而言均有更广阔价值。

  戴德梁行《绿色金融—将绿色投资引入绿色地产》白皮书中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北、上、广、深、成、渝、香港的办公物业,获LEED认证的办公楼均保持可观的租金溢价,相比普通办公楼平均租金高6.1%至13.8%不等;其中北、上、广、深、蓉的租金表现均呈现至少10%溢价,可见绿色建筑在未来市场带来的收益不容小觑。

  绿色建筑想要大力发展,必然离不开绿色政策、绿色金融机制的鼎力支撑:

  去年6月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同年8月发布首批绿色金融标准,包括《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及《环境权益融资工具》,不断优化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将绿色信贷、债券等业务正式纳入考核评价范围、做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指导工作。

  今年1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规范发展绿色消费金融服务,推动消费金融公司绿色业务发展,为生产、销售、购买绿色低碳产品的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

  从市场需求的释放、金融政策的支撑、中央金融机构率先行动、再到市场商业银行跟进,相信随着其市场产品的不断丰富、机制的日趋完善、市场监管的逐步成熟,未来必定有更多的资金被投入到全球和中国的绿色项目中。

  目前国际上,已有众多优秀企业与金融机构共同致力于绿色可持续性发展道路中,践行出大量可借鉴的案例及已成型的标准化金融机制:

  “绿色债券与绿色资产证券化”:将CMBS与绿色投资相结合,既有利于推动金融机构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也能使主体双方享受绿色发展带来的长期收益。

  “绿色”金融与不动产的不断完善与建设,必然为城市、国家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而戴德梁行也将不断深入研究,持续分享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共同推进城市精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