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预防治理网暴 抖音6个月拦截9218万条不当信息
2022年11月16日 10:2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6日电 (记者 张浪)15日,抖音在成都举办预防治理网暴开放日活动。据悉,2022年1月至6月,抖音针对频发的网暴现象,先后上线了12项新功能,处罚帐号11348个,拦截9218万条不当信息。开放日上,抖音还介绍了在预防治理网暴中存在的困难和局限,如在“快速”与“精准”之间难以兼顾等。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副院长李立认为,治理网络暴力不能一劳永逸,需要凝聚合力,建立长效机制。成都互联网法庭法官金旭表示,应从民事审判角度树立网络侵权裁判标准,引导网络舆论理智发声,营造良性的网络生态。

抖音安全产品经理介绍抖音预防网暴相关措施。主办方供图
抖音安全产品经理介绍抖音预防网暴相关措施。主办方供图

  2022年,网暴现象在东航客机事故、唐山打人等热点事件中频频出现。据统计,超过50%的网暴行为由重大灾难、悲剧人物等现象引发。

  开放日上,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互联网平台,发布评论、私信是公众对社会热点事件和人物表达意见最主要的方式和场景。但同时,因发布成本较低、传播效率较高,也容易产生骚扰、侮辱谩骂甚至诽谤造谣等网暴行为。在抖音,日常被举报并处理的评论中,“谩骂,人身攻击”占比32.79%。

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副院长李立、成都互联网法庭法官金旭及抖音安全产品经理回答提问。主办方供图
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副院长李立、成都互联网法庭法官金旭及抖音安全产品经理回答提问。主办方供图

  另外,网暴一旦爆发,还极易在多个平台流转,有些网暴行为还从对当事人的口诛笔伐蔓延至其周边“人”或“物”。在唐山打人事件中,疑似犯罪嫌疑人的子女和朋友,甚至相关的服装品牌,均遭遇“声讨”和“嘲讽”。

  上述负责人介绍,从2017年开始,抖音就有专人关注和处理平台上出现的侮辱谩骂现象。今年6月,抖音正式上线了屏蔽和举报不当评论、私信临时对话、一键防暴等新功能。加上之前的发文警示、正向引导、粉丝管理等,2022年以来,抖音已经上线了12项治理网暴的功能。

  除了产品技术上的不断推进,抖音还成立了一支心理关怀团队,对那些因网暴等原因产生不良情绪的用户,实施专门的心理安慰与关怀。“我们在努力向用户提供一份多场景下,预防和治理网暴的操作指南”,这位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6月,抖音共拦截不当信息9218万条,封禁及禁言账号11348个,累计处置网暴事件超100起。

  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副院长李立认为,网络暴力具有广泛自发参与性、盲目从众性、初始动机具有朴素正义性、价值观扭曲性、利益侵害性等特点。治理网络暴力不能一劳永逸,需要凝聚合力,建立长效机制,久久为功。作为管理部门要与时俱进,采取有效举措,加大打击力度,让网络施暴者付出法律代价,让网民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作为网络平台要守土有责,拿出更精细的管理措施;作为技术开发者,要依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开发相应的技术,加强内容识别预警、构建网暴技术识别模型,并配合相关部门建立涉网舆情应急响应机制;作为网民要提高网络素养和媒介素养,自觉成为抵制网暴的一份子。

  成都互联网法庭法官金旭直言,“对网络暴力的预防和制止,离不开平台、网民、行业协会、司法系统等多方主体协调,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杜绝网暴。”

  金旭认为,“数字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在这种社交分享欲非常旺盛的时代,随手拍、即时传已经成为网络用户一种分享生活、交流感情的常见方式。但是,表达有边界,流量有底线。事实上,很多时候,从舆论监督到道德审判,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如何让10亿网民用好麦克风,也考验着社会治理的智慧,应从民事审判的角度树立网络侵权裁判标准,引导网络舆论理智发声,营造良性的网络生态。”(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