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0日电 (张平 符艳)“今天签了协议,我心里也畅快了。非常感谢你们多次前来调解,解开了我的心结。”
近日,在宣汉县司法局重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里,当事人彭先生拿着协议,一笔一划地签上名字、按手印,这场因工伤事故引起的矛盾纠纷,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在调节过程当中,王德伟调解员耐心劝说,对我们双方都是很公平、客观,让我免去了走司法途径,节约了时间和精力,对于这个结果我很满意。”
在宣汉,热情周到的调解工作,使一桩桩矛盾纠纷迎刃而解;丰富多彩的“法律进社区(乡村)”活动,在基层群众中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学法用法高潮;专业细致的法律援助,将真情注入群众的心间;春风化雨般的帮教关怀,使许多曾经失足的浪子重新找到了心灵的春天……随着法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法治之花绽开在宣汉这片底蕴深厚的沃土上。
今年以来,宣汉县委书记冯永刚挂帅,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法治建设进行安排部署,各地各部门按照“法治宣汉建设蓝图”各司其职,聚力并进,走出了一条有特色、有实效的法治为民惠民之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宣汉提供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法治动力。
“八五”普法实施以来,宣汉县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全时空普法格局,先后组织开展大型法治文艺演出7场次,举行各类法治宣传月、周、日活动30余次,发放法律知识宣传读本、宣传单20万余份,宣传用品5万余件。同时,通过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平台等新媒体发布各类法治信息5080余条、发送普法短信270万余条;开设的“法治宣汉”栏目,发布法律法规和以案说法42期,让群众时刻感受到“法在身边”。
今年以来,针对领导干部、执法一线人员对行政执法和行政应诉工作的能力水平不足等问题,宣汉县开展“点对点”行政执法业务培训4场次,对乡镇(街道)、县级部门开展行政执法监督10余次,制发行政执法监督建议书37份,行政复议意见书1份,进一步提升了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一直以来,宣汉县把建设高素质法治队伍摆到更重要的位置,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创新活力,为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人才支撑。
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推进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公职律师工作的意见》等一批制度性文件,“引才”“育才”导向强劲,法治人才队伍愈发壮大。“目前,全县党政机关登记备案的法治人才有110余名,公职律师7名,社会专职律师38名,县政府主要组成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均聘请了法律顾问,423个村(社区)基本实现一村有一名法律顾问。”宣汉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我们在全市率先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按照“事编匹配、按需调剂”原则,调剂增加3名事业单位编制至县司法局专门用于行政复议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宣汉县司法局局长赵江南表示。
让群众享受法治红利,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该县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主体工程,县长陈军亲自部署、分管县领导多次深入各地各部门调研,在推进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优化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机制、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持续深化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等方面铆足了劲,各级政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愈发明显,法治政府建设换挡提速、加速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