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6日电 (陈千 张浪)记者6日从成都市青白江区获悉,作为成都“制造强市”版图的重要承载地,在青白江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召开之际,该区聚焦绿色建材、绿色低碳、新能源商用车、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加工四大产业,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全力以赴推动老工业基地加速迈向“制造强区”。
受疫情和宏观经济形势不利影响,绿色建材类企业消费端严重不足,既面临订单下滑,还承受着终端市场价格下滑的压力,经营成本持续攀升。四川华一众创新材料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成都市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功能区管理委员会(简称高管委)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对接成都农商银行青白江支行,上门为其设计了1000万元信用贷款授信方案,贴息后,企业承担的融资成本不足3%。
“政府和金融机构都很给力,仅用两周便审批下来,首笔500万元15天内就成功授信,刷新了我们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时效纪录!”公司总经理刘元正表示。
据了解,青白江全区上下积极开展各行业的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组织开展了重点项目推进现场办公会、重点纳税企业开户服务专项行动等。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了精细化分类,建立了以区委区政府牵总头,区发改局总统筹,主管部门抓落实,企业返评价的四方联动工作格局,积极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已组织21家企业申报《成都市青白江区关于纾解服务业疫情困境减负担加扶持稳经济的措施》。
同时,青白江区全面落实社保缓缴政策扩围延期和国家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困难行业稳岗补贴等相关政策,为和乐门业、德众等87家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2539.92万元,为全区9000余家用人单位减少社保缴费支出约2.2亿元,为1255家企业发放困难行业稳岗补贴517.5万元。
走进欧洲产业城蓉欧智能制造产业园,一家家企业马力全开,一条条生产线高效运转,一辆辆货车穿梭园区……2022年以来,青白江区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多措并举确保企业防疫劲头“不松懈”,企业生产“不停顿”。目前该产业园已入驻企业30余家,带动就业约1000人,并且,这些企业都与建圈强链息息相关。
在成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组装车间,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组装,组装好的模组通过传输线来到整机组装线,再安装主板、固定后壳后,一台液晶电视就组装完成了。
成都康佳是青白江区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加工产业的链主企业,生产线覆盖32-55寸各类 LCD、OLED等平板显示产品,其中每个组件的安装,都有严苛的标准和要求。目前,成都康佳每月能生产13万台液晶电视。
成都新豪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豪顺”)和成都威瑞耐适光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威瑞耐适”)都是投产的新项目,同时也是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加工产业补链、强链企业。前者是康佳、创维、TCL、小米、比亚迪、长虹、LG、康冠等多家品牌企业的优质供应商,为其生产提供电视背板,已产电视背板约100万套;后者主要生产工业镜头镜片、显微镜镜片及枪瞄,其中枪瞄的光学元器件镜片加工非常复杂,技术含量极高,目前年产量已达10万件。
据了解,目前青白江区已汇聚了智能电器(家电)产业上游原材料、中游显示面板及模组、下游终端应用在内的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加工企业,初步打通了从玻璃基板、背光模组、光掩膜版到液晶屏显示屏、触控屏到电视、终端机、智能电子设备的全产业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