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6日电(任诗韵)年味尚未消尽,位于南充市嘉陵区的嘉陵工业集中区内已然一派忙碌景象。截至1月底,该辖区内5成以上的企业迅速切换到“工作模式”,开足马力赶订单、忙生产,为完成全年工业经济发展任务、实现2023年首季度“开门红”打下良好基础。

日前,在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南充基地总装车间可以看见,一条条生产线有序运转,工人们各司其职,忙碌着组装远程新能源轻卡。“在区就业局的支持下,我们新招员工200余人,不仅解决了用工缺口,还能更好地开展生产工作。”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南充基地负责人表示,该公司2700多人已恢复上班秩序。
2022年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南充基地产值突破40亿元,带动了南充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对于实现新一年的发展目标,吉利四川公司信心十足。据介绍,吉利四川公司28日生产下线E51整车160台,2月份计划完成5000台E51整车,全年冲刺10万台(客车、重卡、轻卡和微面),并根据订单需求招聘更多的员工。
走进四川通产华晶玻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可以看到,工人们正马不停蹄地赶订单。厂区外,成箱的玻璃瓶被装上车,经长途跋涉后运抵省内外多家啤酒生产厂家。

“我们公司现已开足了马力上足了产能。”该公司生产厂长田碧林介绍说,由于早早收到了一季度的订单,公司早在春节前就按惯例备足了生产原材料。春节期间,该公司推行“三三”制管理办法,一是加班工资三倍,二是加班奖励资金三百元,三是加班职工三餐免费,全力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
据了解,四川通产华晶玻璃有限公司去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今年以来,该企业订单一直处于饱和状态,预计全年产值将突破16亿元。
企业正为实现首季度“开门红”努力奋进,政府部门也积极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这篇文章。春节前后,嘉陵区连续深入重点企业开展走访慰问、安全生产大检查,指导企业落实稳生产措施、重点企业稳岗留工等工作,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用工等难题,助力辖区企业实现产值目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