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茶产业农旅新生态 2023年中国·沐川紫茶节开幕
2023年03月30日 14:5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30日电(黄进喜) 姹紫嫣红着新意,春风又绿沐源川。近日,2023年中国·沐川紫茶节在乐山市沐川县顺利举行。当天,第二届沐川县牛郎坪茶旅体验区采茶大赛、2023年中国·沐川斗茶大赛、2023年中国·沐川茶席比赛、中国紫茶高峰论坛等活动同步开启。

  据悉,茶产业是沐川县农业三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沐川县茶园面积达22.5万亩,茶叶年产量2.06万吨,产值9.63亿元,2022年底,沐川已成功申报“中国紫茶之乡”并取得授牌。

  寻一杯春茶品味“沐川茶”的前世今生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盘山公路隐匿在群山之间,茶园茶山连绵起伏。沐川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森林覆盖率达77.34%,被誉为“中国茶乡”。值得一提的是,沐川县也是四川全省2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弥足珍贵的105万亩富硒土壤,孕育出沐川茶叶醇厚浓香的品质,其中以珍稀茶树新品种“紫嫣”为代表的沐川紫茶最负盛名。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漫步在茶园里,品茗香、探茶趣、学茶艺,观赛事,尽情感受茶文化。据悉,此次活动为推动沐川县“三茶统筹”,推广沐川茶文化,助推茶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擦亮“中国紫茶之乡”金字招牌,现场除了同步启动的第二届沐川县牛郎坪茶旅体验区采茶大赛、2023年中国·沐川斗茶大赛、2023年中国·沐川茶席比赛的赛事以外,还进行了茶礼展示,茶艺展演,品鉴茗茶等区域,旨在打造融展示、演艺、体验、消费于一体的茶节新模式。

  近年来,沐川县建成四川省唯一的“省级茶树品种繁育推广中心”,有茶树品种(品系)183个,建成省级现代农业茶叶万亩示范区5个,全县已发展机采茶园4万亩,建成有机、绿色食品基地4万亩、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1万亩、茶园标准化示范区2000亩,发展茶叶加工企业60余家,培育茶叶专业合作社18个,注册茶叶商标20余个,“一枝春”品牌系列产品获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奖”、“四川知名品牌”、“四川名茶”称号。

  觅一处茶山探寻“茶文化”的农旅新生态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开采喽!”走进沐川牛郎坪茶旅体验区,在数位采茶高手的带领下,第二届沐川县牛郎坪茶旅体验区采茶大赛好茶开采的声音响彻山林。在接收到开采信号后,采茶人巧手采撷下沐川茶的标准茶青,放进茶篓里。今年是沐川获得“中国紫茶之乡”授牌的首次紫茶节,立足“中国紫茶之乡”的新起点,本次茶节活动将通过丰富的采茶、斗茶等茶文化活动,全新的阐释沐川“茶文化”在农旅融合进程中的新生态。

  据悉,沐川县已有紫茶基地2万亩,投产面积2200余亩,以县城为核心,在五马坪、牛郎坪园区、沐溪镇仁厚村高速路视线范围、林家岩山地公园等区域集中成片、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紫茶产业带,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开展茶树品种繁育,积极推动茶叶精深加工,创建沐川的茶品牌,建成5个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培育茶企70余家,打造了牛郎坪“五沐茶韵”富硒茶农业园区、白马山现代茶产业园区等一批茶旅融合项目,不断擦亮沐川“富硒、紫茶”金字招牌。

  今年,茶产业作为沐川县“6+3”农业产业体系的骨干支柱产业,已确定“一核”(沐溪河流域生态富硒茶核心区)、“一带”(马边河出口绿茶产业带)、“五园”(牛郎坪、李家山、武圣、利店、高笋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四中心”(茶树良繁中心、电商中心、精品贸易中心、茶叶冷链物流中心)的茶产业发展思路,将构建以“珍稀、富硒”为主攻方向、以“精深加工、茶旅融合”为主要路径的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乌蒙山区优质茶乡”“中国紫茶乡”,助力沐川脱贫成效巩固、乡村全面振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